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殉情,原为那少年时的一句承诺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5-25 14:22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周远

翰林街,地处一中北侧,街道宽度不超过10米,街上立有一块慈孝兼完石牌坊,是本栏目曾经探访过的一处济宁古迹,史载为:清朝朝廷为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所立之节孝牌坊。要说这条街上也真是个文人尽出之地,记者一番探访之下发现,这里不光有节妇,还曾出过一位翰林,发生过一段令人扼腕的倾城之恋。虽说,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一切爱恨情仇都是官宦、文人世家的“奢侈享受”,与小门小户的家长里短无关,但也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姿色,调剂了些许味道。

据1778年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代翰林杨士聪世居此处,因此,为一条不起眼的小街着实增色不少,起了个颇官僚的名儿叫:杨翰林街。到了1928年,改称翰林街。杨翰林住宅的后面有个水坑,那名字自然不离本家,叫做翰林坑。翰林坑边的街道自然就叫翰林坑涯街。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有个翰林园,大体位置就在现在的霍家街小学,如今已湮没在历史岁月里了。

翰林街,地处一中北侧,街道宽度不超过10米,街上立有一块慈孝兼完石牌坊,是本栏目曾经探访过的一处济宁古迹,史载为:清朝朝廷为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所立之节孝牌坊。要说这条街上也真是个文人尽出之地,记者一番探访之下发现,这里不光有节妇,还曾出过一位翰林,发生过一段令人扼腕的倾城之恋。虽说,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一切爱恨情仇都是官宦、文人世家的“奢侈享受”,与小门小户的家长里短无关,但也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色彩,调剂了些许味道。

据1778年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代翰林杨士聪世居此处,这也因其一条不起眼的小街着实增色不少,起了个颇官僚的名儿叫:杨翰林街。到了1928年,改称翰林街。杨翰林住宅的后面有个水坑,那名字自然不离本家,叫作翰林坑。翰林坑边的街道自然就叫翰林坑涯街。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有个翰林园,大体位置就在现在的霍家街小学,如今已湮没在历史岁月里了。

非进士不入翰林

翰林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历代王朝政府中一个文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官僚机构。它随着科举制度的创立而出现,又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而消亡,从隋代至清代,存在了1300余年。

自明代起,开始实行的庶吉士制度,使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正式并轨。至此,翰林院成为科举制度的延伸、发展,并达到了极致。“非进士不入翰林”,就是说要熬到“点翰林”必须先考取进士。一个读书士子,要从秀才考到进士,期间经历的,绝非一般的苦楚,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却未必能一朝及第,其严格程度实在是更甚于今日之国考。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一个人除了要有真才实学还得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健康的身体,以及清白的身家,不能出身于娼优皂隶。所谓娼优皂隶,指的就是三代人中没有卖淫的“娼”,没有唱戏的“优”,没有当过差役的“皂隶”,才有资格报名参考。在进入翰林之前,还要经历所谓的秀才、举人等若干进阶。即使酸腐的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考到的,须经历童生。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通称“童生”,每三年要参加一次“童试”,又叫“县试”,由县知事主持。从童生开始到秀才,再从秀才经历每3年一次的乡试,至举人,中间的PK场景之激烈,当属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从10到20个秀才中只能选出一名成为举人。要考到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试因为是在春天进行的,就像现在的考取公务员,因此也叫春闱。会试共试3场,每场3天,连考9天,淘汰率为90%以上。只有通过了会试的人,才能取得“贡士”称号,再参加殿试。

殿试是由天子亲策于廷。殿试之上,要赐出身曰进士,凡通过会试的贡士,均可取中,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般来说,中了进士,就有官可做了,但是做的官可大可小,是留在京城还是发往外地,最后取决于殿试的成绩。所谓“点翰林”就是于新科进士中再经朝考选庶吉士,由皇帝钦点,庶吉士入翰林院后,是授官之前的接受培训与实习阶段,时谓“修业”。庶吉士期满后,留翰林院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

杀运殄生人轻细如蜢蠛

据说,翰林街的杨士聪就是明崇祯时期的翰林院检讨,也算是科举考试中的人尖儿了。但是这个在科举考试中出类拔萃的杨翰林,在仕途上却命运多舛,他所处的崇祯王朝正走下坡路,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甲申之变。当大顺军攻城后,街头传言大顺军在京师奸淫妇女,据说“安福衚衕,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惨不忍言”。为了不受玷污,他的妻子和两个小妾当即自缢,爱女投井自杀,他本人也被大顺军俘获。杨士聪一生著述甚多,《甲申核真略》、《玉堂荟记》、《寒夜丛谈》记录了明末清初社会历史变迁。“杀运殄生人,轻细如蜢蠛;兵荒已半死,岂堪罹病孽;春来渐多疫,什九剧绵惙;蠢凶既草萎,良谨或兰折;道路续新鬼,亲属累死别;贫民无棺敛,委弃空痛结;横尸陈道衢,端为鸟鸢设。”这是杨士聪的《凶年四吟》,将那个时代的天灾、人祸,各种民不聊生之场景所作的精细写照。另有一首“名将重威信,过师从枕席;平日少抚练,临戎增叹啧;贼焰既已炽,调发杂主客;强者太狰狞,弱者不任革;缘村掠民蓄,孰操自完策;贫民无立锥,更复遭奇厄;谈笑借汝头,聊以充斩[左首右或]。”亦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不胜唏嘘。

上世纪40年代真实上演殉情剧

一路唏嘘,历史延展至上世纪40年代,这条翰林街上,还曾发生过一桩为追求自由恋爱而上演的殉情剧目。

当时的翰林街路西,住着位刘司令,他有个儿子名叫虎子。在翰林街北边不远的财神阁街路北住的是济宁显宦梅统领,梅家老姨太所生三个女儿,大小姐嫁给学门口街史旅长的长子,二小姐和三小姐年仅及笄,尚未婚配。刘、梅两家门第相当,交往密切,两家的少男少女自然也有了频繁接触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虎子与梅家两位小姐的感情日笃,三人竟海誓山盟,私底下即订了终身。

虎子十八岁时,他的家人决定要他与李姓之女通婚。尽管虎子极力反对,但父母之命终难违抗。在1941年春天娶亲的大喜之日,虎子跑到了梅小姐的房中,与两位小姐相对而泣,最后竟决定以死相抗,三人同时将鸦片烟喝了下去。结果虎子喝了之后七窍流血,当夜就一命呜呼,而梅家两位小姐则也可能是因为伤心过度,也可能没有喝的很是干净,总之,在喝下鸦片烟后不停地反胃呕吐,后来居然被抢救过来。这一幕让人想到了朱丽叶与罗密欧的那一幕,两人本来决定同生共死,谁知最后却只留一鸢独活,却不叫人扼腕吗?虽说这俩小姐没死,但日后的生活估计也不会多么安逸了。那样情形下,有着丧子之痛的刘家准备去政府状告梅家。一时之间,竟让两家关系紧张起来。最后,与两家都有关系的济宁士绅吴敬亭出面调解,商定由梅家出钱发大丧,刘李两家退婚。一场轰动济宁城的抗婚血案才算有了个了结,只是,想到那位吞烟殉情的虎子,想死没死成的梅家两位妙龄小姐,真是有种怅然若失之感,好像,那一幕又在眼前重现了一般……

新闻推荐

下周三夜间,西水厂清水池清洗

为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保证夏季供水高峰期水质安全,同时为尽可能降低对客户正常用水的影响,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将西水厂清水池清洗计划调整为夜间进行,具体时间是5月30...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殉情,原为那少年时的一句承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