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丹青实习生赵豫
近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时发现一个新鲜的词汇———“初老症”,据了解“初老症”一词源自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目前,初老症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席卷了整个网络,而由这个词汇引发的众多争议也是相当激烈。
“初老症”引热议网友争相测试
“如果你的年龄在30岁上下,时时感到烦心,对新鲜事失去兴趣,不爱凑热闹,总觉得自己落伍,那么你可能患上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病种———‘初老症\’”。
这是在网络上非常火的一则帖子,该帖发布后,各种关于“初老症”的测试相继问世,引发了众多80后网友的共鸣。网友WedrevliS 说:“完了,我有初老症了,越近的事总是不记得,我一点也想不起来我刚刚看了什么电影。”“这一天,我发现自己开始老去!!初老症!岁月是把杀猪刀!老去的岁月老去的心!!”网友白露未栖也发出类似的感慨。
为什么“初老症”一出就得到如此大的关注度,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汤焕磊告诉记者:“初老症”其实就是一种身体亚健康的表现,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原因,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使得很多年轻人进入了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心理负担过重;二是生理原因,也就是身体状况,由于各种压力使得一些人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
理性对待“初老症”切勿对号入座
对于网上各种附和初老症的言论,一些人也提出了反对的观点。网友快乐家族1993说:“‘初老症\’一夜蹿红,继而有人在网上发出50条‘初老症\’测试,不少80后主动对号入座,结果无不哀叹‘廉颇老矣\’。专家提醒,网上所谓的测试并非专业量表,不具备科学性,网友切勿自贴标签。”
对此,汤焕磊副教授表示,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再加上“三十而立”的传统观念影响,使得一些年轻人的压力无形中增大了很多。所以要提醒大家,“初老症”是特殊阶层、特殊人群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大家切莫盲目地对号入座。
专家给出建议良好心态可愈“初老症”
对于一些80后来说,“初老症”现象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压力的窗口。当一些影响心情的事情出现时,便可在网络上发表一些符合“初老症”症状的言论,在宣泄情感的同时也能得到其他网友的关注。
网友左手右手不离不弃说:“开始怀疑这个城市容不下我,开始想回去,回去过一些单纯纯粹的生活,初老症了是吧?”那么,对于“初老症”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汤焕磊副教授说:“从社会意义上讲,要努力找到自身价值,只有找到了自身价值才能增强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乐观、豁达,才能摆脱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从生理上讲,要增强运动,锻炼身体,多和朋友交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汤焕磊副教授还表示,对于“初老症”大家既不能不放在心上,又不要过分关注,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5月15日是我国第1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防治碘缺乏病日”的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昨天一大早,济宁市盐务局和...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