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辛全秋
5月9日下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届科学技术大会在运河宾馆隆重举行。会议上,医院颁发了20个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表彰了21项优秀科研成果以及6项国家发明专利等,并为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颁发奖金。
据了解,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医改精神,以人为本,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院、和谐创新、科技强院”的方针,不断开拓创新,一手抓“树形象、创品牌、促和谐,推进‘四进、三保、三好、两满意\’”,一手抓“育人才、建学科、上项目,落实‘四定、五评、三奖、两鼓励\’”,加快“三创四型”发展之路步伐。
医院把2011年做为“学科发展建设年”,按照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考核标准,对医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自查整改,对特色专科进行重点扶持。通过持续改进,学科建设硕果累累。今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儿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继儿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心内科之后,神经内科被省卫生厅评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眼科、呼吸内科被评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建设专业”,皮肤科被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烧伤外科、神经内科成为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ICU、内分泌科、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被评为全省专业护士岗位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在原6个市级重点学科通过复审的同时,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烧伤整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肾内科、生殖医学科8个学科被评为“济宁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至此,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市级重点学科14个。
据悉,目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济宁名医30人,10余名业务骨干和专家新当选国家和省级学会负责人。三年来,医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立项项目201项,成功立项113项,科研立项不仅在数量上稳步提升,在质量上也有了快速提高。今年,医院又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独立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有望科研立项再上新台阶。申报各类科技奖励项目74项,获奖57项,其中省级科技奖励9项,市级科技奖励48项。医院职工以第一主编著书17部,取得各类专利32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706篇,其中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上发表236篇,被SCI收录6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4.9),实现了SCI收录论文历史性突破,成为医院科研发展的新起点。
科技工作的跨越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院各项事业的快速提升。采访过程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靳清汉表示,今后医院将逐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今年计划投入资金400至600万元。未来5年,科研经费年均递增要达到30%至50%,进而发扬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促进医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大会颁奖典礼现场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孙丹青昨日早晨8点半,20多名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市区人民公园东门集合,他们要参加一场名为“环保小卫士”的公益活动。据...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