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走,到图书馆看书去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5-07 14:38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李姣

近年来,电子阅读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上网查阅资料或是下载一本电子书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据2011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25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6.78分钟。对于来自电子阅读的巨大冲击,是否还有人选择走进图书馆,安安静静的读上一本纸质实体书呢?

5月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区常青路上的济宁市图书馆。据了解,市图书馆从2011年4月1日开始实行免费政策,成为了“不分三六九等,不分贵贱贫富,都可以享受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正因为如此,前来看书的市民明显增多了。“每天一早还没开门就有一些大爷们在门口等着了,他们主要是来报刊阅览室读报的。”济宁市图书馆的张馆长告诉记者。在报刊阅览室里有100多种报纸,每天都是新的,很多老年人一早就过来读报。一早过来的除了老年人还有自修室里的年轻人,这些人大部分是为了考研的大学生,还有为参考各类从业资质而来学习的。

受工作时间的影响,工作日期间的自修室人比较少。到了周末,自修室里210个座位往往都是爆满的状态。“我是为了考研来这边复习的,这里很安静又很有学习的气氛,我几乎每天都来,要早点到才能挑到喜欢的座位。”在自修室学习的小严告诉记者。

除了报刊阅览室和自修室外,市民们还很喜欢到借书处,在图书馆办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借书了。图书流通部的孙主任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图书更新快,又免费向市民开放,所以市民们来借书的热情比往年要高涨了许多。正因为如此,也产生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些市民看书时会把喜欢的内容撕走;还有些市民爱搞“恶作剧”,把书藏在角落里。“在我看来,电子阅读永远无法代替纸质阅读。对着屏幕只会头昏脑涨,眼睛发酸,根本享受不到阅读时的那种惬意放松的感觉。阅读纸质书可以让人身心放松,体会阅读的快乐。”刚刚借完书的大学生小周在临走时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她每周都要来图书馆,一方面可以放松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

市民在选择图书

认真读报的老人

图书馆内的“友情提示”

在书架旁读书的小周

新闻推荐

董蕊:娃娃们的“小董阿姨”

■记者王仰浩通讯员吴晓华本栏目由团市委、《济宁晚报》联合开办,欢迎拨打热线电话2210000提供线索。“来孩子们,现在学校还没有开门,大家先站好队,过会儿学...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书籍改变了我2012-05-08 14:38
猜你喜欢:
评论:(走,到图书馆看书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