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王仰浩通讯员吴晓华
本栏目由团市委、《济宁晚报》联合开办,欢迎拨打热线电话2210000提供线索。
在医院里,手足外科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科室,它要求医生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吻合修复血管时经常口径0.15毫米的血管中缝合6至8针,必须通血正常,做到稳、准、轻、巧,可以说是一种极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80后年轻医生曾文超就敢于迎接这种极限挑战,为了病人,他在手术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最长的一次他连续在手术室工作了36小时。
记者了解到,手足外科的手术,多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经常一个手术要做十几个小时甚至二三十个小时。如果心浮气躁,就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而曾文超却做到了这一点,他曾经连续36小时不出手术室为2名断腕病人完成显微外科手术。在他的医生生涯里,无数次他在l0多个小时内完成多指多段的断肢再植,之前他还完成了济宁市第一例双手九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手术。目前,他手术设计严谨灵活,再植成功率达97%以上。
曾文超总是把自己当成患者来换位思考,总是把病人的需要当成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别人做断指再植术只要接活、功能不废就行了。在他这里,不但功能要恢复,外观还要天衣无缝,尽善尽美。”他微笑着告诉记者。据了解,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曾文超也与之一同成长,2010年仅仅半年来,他带领医生就完成手术700余例并形成“夜—下—夜”的值班模式。全身心地投于到了事业中,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在病房中度过。在他的带领下,全科人员都养成了“泡”病房的习惯,成了一群晨出夜归的“不爱家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有时还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手足外科患者90%是开放性损伤,患者多躁动,术前如果不理解,还有可能会受到患者的侮辱。”这位80后的医生深知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付出越多、越艰苦的成功急救,过程本身就令人难忘。在他的记忆深处,经他抢救成功的危重病人总是清晰的留在他的记忆深处,给他忙碌而紧张的工作生活带来激励和快乐。记得2009年的第一场大雪,来了一位被30吨重的液压机损伤的手外伤病人,需要他参加手术,当时他刚下了班回家,接到通知后,他顶着大雪走出家门,由于天气恶劣没有打到出租车,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就这样从开发区跑到医院,仅用了20分钟左右,到达医院后脸和手几乎没有知觉了,都快冻僵了,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由于手术风险大,他顶着压力还是完成了手术,而像这种夜间加班的情况对他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记者感言:
作为80后的年轻医生,曾文超向我们展现了当代青年最为耀眼的风采,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自己钟爱的工作中,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在学习与奋斗的路上,每一次细微的手术都是他在为病人默默地奉献。他的青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晶莹的汗水,更是崇高伟大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通讯员井默在济宁这座城市里,建筑日新月异,马路也在更新升级,能够见证这块土地沧桑变化、民生百态的,就是深深扎根在这方土...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