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山东湖南黑龙江三起中小学生溺亡事故的紧急通报》。通报指出,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通报要求立即开展全面排查。(6月11日腾讯网)
每年的暑期开始后,学生溺水身亡的新闻也会断断续续地出现,但是,今年的这个暑期让人难以接受,同一天就有16名花季少年失去了生命,这在以往根本就没出现过。尽管教育部发布通报要求立即排查,笔者却认为,这项工作虽然非常及时,但能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有限。对于学生的暑期安全问题,不能仅由教育部门负责,只有发动各有关部门、全社会的力量,才不会出现更多学生溺亡的人间悲剧。
工作做得越早,问题就越不容易出现。想起一件事,去年暑期开始前,济宁团市委曾经专门做过一项调查,统计对象就是针对全市各县市区的湖、河等危险水域,为各地有关部门提供保护暑期学生的重要参考。笔者认为,这种工作很有必要继续搞下去,江池河塘这种开放性水域的危险系数高,市民游泳的时间和空间也都具有不确定性,管理难度特别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造成了溺水事故的频发,如果这些水域的信息得到科学统计,必将成为减少溺水事故的重要“情报”依据。当然,统计危险水域的工作,只是暑期学生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项而已,只有各部门“都去管”才能避免悲剧的出现。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都去管”很容易造成“都不管”的局面,这种方式会让暑期学生的安全监管工作大打折扣。笔者建议,各地都应该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由政府主导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安监、治安、社区(居委)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如此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扯皮”现象的发生。学生在暑期溺亡的事故为何频频出现?无外乎有三种原因,暑期活动太有限、家长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喜闻乐见的暑期活动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多,而宣传工作的力度这些年也从未放松。所以,只有把力量集中在“监管”这项工作上,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怎样加强监管力度?笔者认为,在做好危险水域的统计工作后,相关部门必须及时跟进,除了要开展设立提示牌、组建巡逻队伍外,还得分区域实行专人看护以明确责任,甚至可以考虑引入“一票否决制”,对出现学生溺亡事故水域的负责人给予一定处理。凡是有可能涉及到学生溺水的工作环节,都得严格明确职责,然后让负责这些环节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
我们天天都在喊“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这些口号上,必须形成由具体工作措施构成的安全网!
新闻推荐
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与著名文化人周长行的“艺术对话录”将于6月16日18点25分在济宁电视台生活娱乐频道首次播出。这是两人继专题片《大京九》之后的又一次合作。此次,...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