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2210000本报为您“捎话”部门官员
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本报记者将走进“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与各部门“零”距离接触。
您有什么话要讲,或者您有什么建议要提,您可以拨打热线2231555或2210000,让记者帮您捎话。
■记者孙丹青
7月23日上午,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西周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就产品质量安全、汽车加气站计量失准、“油改气”车辆气瓶的安全管理等热点问题与听众展开交流,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县市区质监分局也作了同步收听,并随时回答听众的问题。
遇产品质量问题可到质监部门申诉
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如果消费者在消费中购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问题,市质监局局长张西周作了详细介绍,他说就质监部门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法规来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七条要求,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的要求,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内的产品,用户、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有权向质监部门提出申诉,质量部门应当受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质量申诉”。消费者购买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可以和销售者协商解决,也可以到质监部门申诉,质监部门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处理,消费者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起诉。
加气“缺斤短两”拨打12365投诉
节目直播过程中,听众张先生拨打热线反映,他在市区两所加气站加气时,发现同等价位比如60元的天然气,汽车所跑路程数却相差40公里,张先生担心加气站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对此,特监科副科长张群湘表示,车主怀疑加气站存在“缺斤短两”问题,一方面可能确实是加气站的加气设备存在计量失准问题,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加气站的价格差别造成的。
节目结束后,记者跟随质监部门工作人员来到龙凯天然气第一加气站进行临检,经检查发现该加气站的加气机不存在“缺斤短两”问题。
市计量所流量室主任段修全告诉记者,加气机在大流量工作时,最大允许误差为±1.0%,通过检测发现该加气站的加气机误差为±0.5%,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证明加气机是合格的。段修全同时提示广大车主,一旦发现加气不足请及时与质监部门进行联系,同时也可拨打热线电话12365,对汽车加气站计量失准行为进行投诉。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前来加气的出租车、私家车络绎不绝,多数车主表示,他们在给爱车加气时,并没有感觉有“缺斤短两”的现象。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他还没有遇见被“缺斤短两”的情况,刘师傅认为有些车主担心少加气,除了加气站的加气机有问题外,也可能与汽车本身效能有关。私家车车主徐先生也表示,他没有仔细计算过,感觉同等价位的天然气所跑里程差不多,并没有明显差别。
龙凯天然气第一加气站站长时德民告诉记者,加气机属于高压设备,与加油机不同,即使是内行也不敢私自改装,而且质监部门每半年就会对加气机、仪表、安全阀等设备进行检验,保证加气机的合格率和安全性。
近期将统一加贴电子标签和办理气瓶使用登记证
前段时间,有媒体针对车辆加气随到随充,安全检验形同虚设这一现象进行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油改气”车辆气瓶的安全管理,近日,济宁市质监局专门召开会议,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车用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据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通知要求,他们将通过对车载气瓶加贴电子标签这种技术手段,记录气瓶生产、安装、使用、定检等各个环节信息,实现对气瓶安全的动态监管。车主要按照规定检验周期,主动申请定期检验,在气瓶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内将气瓶送到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充装、检查人员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气瓶充装、检查工作。
针对不少车主反映的加贴电子标签时收费等现象,特监科副科长张群湘表示,近期将开设专门窗口,统一加贴电子标签和办理气瓶使用登记证,车主也可以选择济宁的28家有资质的改装企业。
昨日,市计量所工作人员对龙凯加气站加气机进行检查。孙丹青摄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近日,本报记者多次收到热心市民反映市区英华路南段路况差的问题。市民说英华路南段(陵园路)路况很差,路面上坑坑洼洼,每次骑车经...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