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校内体育设施 该不该跟着“放假”?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7-16 13:38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苏玉石晶

暑假开始了,可对于热爱篮球的高中生张小东(化名)来说,却惆怅万分。从放假那天开始,学校的大门就关上了,想去篮球场打个球,却几次被保安拦在了门外,软磨硬泡地说了半天,可得到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行”。日前,记者走访了几所城区的学校,发现大门紧闭的学校格外安静。对于学校而言,每年寒暑假期间,图书馆、运动场等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就几乎为零,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学校的公共设施,有没有可能面向像张小东这样有需求的学生和市民开放?开放以后谁来管理,出现问题谁来负责?本报邀请您支个高招,给广大市民争取一个既方便又安全的健身环境。

教育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细则,既不反对也不鼓励

记者从济宁市教育局官方网站的文件公告栏中看到《关于2012年全市中小学假期及有关事宜的通知》,这个通知是2011年12月26日发布的,通知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学校要积极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帮助,义务向服务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开放学校的图书、艺术、体育场馆和实验室等教育活动设施。”

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文件中有这样的语句,但教育部门并没有出台要求学校在暑期开放这些设施的文件,更没有对应的管理细则。他分析称,暑假期间,学校每天在校的工作人员,包括保安在内也就两三个人,对于进出人员的管理、设施的维护都有心无力,而学生在校内进行运动健身,一旦出现受伤等问题,很容易造成纠纷,如果设施遭到了损坏,谁来出钱维修,也是个问题,教育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对学生和公众开放,可这个有条件具体什么标准,谁也不知道,学校为了保险起见,也不会认为自己有这个条件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很无奈,并非不想开放,而是如何有效安全开放的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单单依靠教育部门和学校是不可能的。”该工作人员说。

市民:公共资源应该共享,但需保证安全

记者就学校健身场地开放的问题采访了不少市民,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家住高新区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住得离体育馆太远了,每天去锻炼并不现实,如果学校的运动场能够开放,那对于市民来说是一件好事,“都是花的纳税人的钱,应该让纳税人享有这些公共资源,这些设施,假期里闲着也是闲着嘛。”朱先生说。

也有市民担心,假期期间学校没人,谁来保证学生的安全。一位学生家长表示,暑假期间,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万一学校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受伤,尽管学校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状况,但确保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是学校运动场地开放前,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的功课。

此外,费用的问题也是市民所关心的。“如果要开放肯定得有人管理啊,保不齐就得收费,当然,收费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收多少合理。”市民张女士说。而在记者采访学生时,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希望可以免费,也有学生认同,如果不免费,那最好能给予一定的优惠。

学校:仅对校队队员开放

从上周开始,记者在城区内各个中小学附近搜索,试图寻找到一所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学校。几天时间内,记者并未发现任何一所学校愿意对外开放体育馆、健身馆、图书馆等各类场所。

上周某日9时左右,记者路过城区某所小学时看到,几位身穿篮球服的小学生正在篮球场上练球。记者本以为找到一所比较开明的学校,自愿开放校园,为学生提供锻炼场地。当记者咨询校园门卫时,门卫却告知,这几名正在打球的学生是学校校队的队员,为了参加比赛,暑假期间仍坚持参加训练。除了校队队员外,学校体育设施并未对校外人员、本校普通学生开放。

张小东告诉记者,他看到济宁一所高中把篮球场的两个篮球架放倒了,不知道是要更换还是有意为之。暑假开始后,他跑了好几所学校,但都吃了闭门羹。“都约好了球友,结果学校不让进,很郁闷。有正规的篮球场的小区太少,体育馆又那么贵,唉,想打个球,真难。”张小东直叹气。

短评:

这事儿,还得政府牵头

寒暑假期间,大中小学校的一些体育健身设施处于“放假”状态,着实有些浪费。通过记者的调查采访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和学校确有为难之处。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则需要政府牵头各个部门进行协调。

省运会将在济宁召开,有序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对提高市民身体素质、营造省运会良好氛围必然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既然国内的不少城市都有成功的范例,那么,济宁不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二。如果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要在假期期间甚至平时对公众进行开放,那么,政府所要协调的主要是开放的地点、时间和费用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达到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健身设施的目的,首先要筛选出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学校,确保其设施的安全性,其次,应敦促教体部门联合下发管理细则,对学校的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最后,应有条件地进行开放,包括开放的时间,面向的人群等。如果涉及费用问题,应及时向社会公示和听证。此外,可以通过招聘一些社会体育引导员,引导公众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

他山之石:

1.合肥:政府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

合肥市从2011年开始进行试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首批选定了53所试点学校,2012年初又提出将在上半年再增加27所开放学校,对于试点学校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在体育设施维护经费上,今年市财政对于免费先行开放的学校将给予8万元的补助,县区、开发区的配套资金将不少于2万元。这笔补助将一次性到位,不让学校因为对外开放体育设施而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2.北京: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分担风险,社区参与管理

截止到2011年8月,北京市88所大学体育设施全部对外开放;1502所中小学校(不含中专、职高、技工等学校),具备开放条件的989所中已向社会开放646所,占具备开放条件中小学校总数的65.3%。北京市通过几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三种模式:向周边居民定时定点开放;向周边社区团体单位的体育活动开放;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街道居委会为中间协调机构,帮助学校协调,减少学校开放的事务性工作,由社会共同管理来预防和降低风险。

3.常州:先明确安全责任再开放校园设施

常州市开放第二批共12所中小学的体育设施。目前省体育、教育部门已经改变了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推进方式和理念,最重要的是“条件前置”:从原先的“提倡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到现在的“让具有开放条件的学校先行”。教学区与运动区如没有分隔开,就属于条件不具备,不适合开放。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也不是对所有人开放。该市明确规定一个“前置条件”:由学校联合居委会和派出所向周边居民发放校园健身卡,凭卡进校锻炼。由熟悉情况的人审查资格,这样既满足周边居民健身意愿,又能保障校园安全。”

请您支个招

如果您也希望能在寒暑假期间,享受到学校的体育设施,或者,希望学校能在寒暑假面向学生开放运动场地,那么,请通过新浪微博@济宁晚报,给相关部门和学校提点建议吧,看看,如何进行更有效和安全的管理,既能让学生和市民畅享运动的快乐,又能保障其人身安全。也许,您的高招会被相关部门采纳哦。

某校

新闻推荐

家长欲送3岁宝宝练舞蹈

点击查看原图专家建议:孩子快乐学艺爸妈别太功利■记者石晶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乐意将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学习一技之长。记者听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三轮车还是火车?2012-07-19 13:34
评论:(校内体育设施 该不该跟着“放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