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王冠良
酱的发明可谓历史悠久。大约在西汉时期,人们开始食酱。它是一种咸味为主的复合调味品。用其调味,具有浓郁的酱香复合味。是众多地区人民喜欢的味道。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类酱,形成了调味品系列产品酱,也是餐桌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调味品,是畅销的美味调料。特别是鲁西、鲁西南地区,从城市到农村、食堂到酒店、餐馆到家庭,酱(黄酱)是最重要的必备调味品。
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我们的先师孔子就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论述。这里讲的不得其酱是说要有好酱(质量好、口味好、口碑好的酱);二是其酱的用量及烹制火候的恰到,菜才能美味诱人。这说明在春秋时期,造酱业已经普及、技术已相当成熟,酱的优劣有可选性,孔子才有了对食酱的严格要求。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其中《本味篇》选自第十四卷,详述了酱的制作和使用。在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北魏时期,贾思勰先生撰写的《齐民要术》内容十分广泛丰富,“起自耕农、终于醯醢”是完整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杰出的农学和食品巨著。书中详述了作酱法,并对造酱时令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的说明。宋代的《吴氏中馈录》、清代顾仲撰写的《养小录》、袁枚的《随园食单》、清代中叶李华楠的《醒园录》等都对酱的制作有了其详细的论说。
酱的种类
在酿造技术成熟的今天,酱的种类琳琅满目、举不胜举,较为常见的有:黄酱、甜面酱、豆瓣酱、虾酱、肉酱、鱼酱、排骨酱、沙茶酱、柱候酱以及南方的米酱等等。
黄酱:又称豆酱、大酱,早在西汉初期已被我国北方人民普遍食用。以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发酵制成,呈红褐色、棕褐色,鲜艳有光泽。有酱香和脂香味,味鲜而醇厚。调味应用广泛。
甜面酱:又简称甜酱,在南北朝时还是一种稀有的调味品,唐宋以后,甜面酱才成为餐桌上的调味佳品,它是以面粉和食盐为原料,经发酵制成。口味醇厚、鲜甜适口。可生食、可腌渍、可烹炒,应用广泛。济宁的玉堂酱园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历经苍桑岁变,黄酱仍是它的拳头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在大厨们的心目中,玉堂的酱最适口、最美味。
豆瓣酱:在全国众多的地区都有,以四川郫县豆瓣酱最为著名。以大豆、蚕豆、辣椒、食盐为原料经发酵制成,呈棕红色、油润、有光泽。有酱香和脂香味,味鲜回甜、酥软化渣,略带有辣味及香油味,酱中有豆瓣粒。
虾酱:是用虾类中的蠓虾、乌虾、毛虾以及其他各种小虾经盐渍发酵而制成的产品,不但具有虾类的营养成分,而且经发酵后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虾酱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营养调味品。
酱的生产工艺
原料配方:
黄豆1公斤面粉0.5公斤食盐0.6公斤清水2.4公斤。
1、将大豆洗净去掉杂质;
2、将洗好的大豆放在锅中煮,煮至用手一捏就碎为止;
3、放置24小时后,豆由黄色变成棕色;
4、将煮好的大豆用小磨磨碎,做成馒头型或四方型,然后用纸包好,让其自然发酵;
5、数月后,将酱坯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掰成小块,放在日光下晒干;
6、将食盐用开水溶化,滤去沉淀物,晾凉后倒入缸中,然后将酱块放入,随后加入清水,使酱块浮起;
7、将酱缸放在日光下发酵,3天后开始打耙,每天早、晚各打耙一次;
8、1月后酱色开始发黄,之后,由黄变红,这时便可食用。
酱的优劣
黄酱的优劣有感官检验和理化检验,制酱原料决定着酱的优劣。从感官上,观其色,色泽金黄,且有光亮度;闻气味,黄酱有浓郁的酱香和脂香,无其他异味;搅拌手感,浓稠度适当,细密度均匀,无杂质异物;咸甜适口、味鲜醇厚,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也是制作炸酱面的配料之一。
主要功效
酱的调味作用,除具有咸味功能外,有浓郁的酱香及脂香。黄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黄酱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黄酱中含有的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黄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禁忌与副作用
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不食或少食。
用酱调味注意事项
酱由于是发酵产品,况且发酵季节不同,最好不要食用生酱,如大葱蘸酱、各类时蔬蘸酱,最好将黄酱(10%凉开水、5%的白糖、75%的黄酱,入笼蒸透,冷凉后加入少许香油拌匀)加工后蘸酱食用,更安全美味。
用酱调味的菜肴往往带有色泽。慢火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在烹调时先把酱炸熟(传统工艺叫———飞酱),这就需要酱、底油、火候的掌握,酱多油少火旺易糊锅(粘锅)、酱少油多酱易抱团,酱炸过火候味道发苦,酱未炒熟味道发臭。所以,炸酱也要善于总结,掌握好油和酱的比例,热锅温油用慢火炸酱。还要注意酱和底油的比例,因酱含有大量的面粉,遇热发生糊化。挑选优质酱、了解酱的特性、用法得当、才能调出酱香美味。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汪天娇赵豫近日,有市民范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反映,城区市中心的新华街上,一个围墙内堆放着高高的生活垃圾,现在已经超过围墙...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