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盖鸣霆
小贩眼里的城管一点都不“坏”
“那一阵,我就特烦别人拿我工作开涮。去参加同学聚会,一说我在城管,桌上就别提多热闹了……什么给我三千城管如何如何、什么烤白薯全拿家去了……然后就举出各种的道听途说:哪儿的城管怎么有钱、怎么腐败———以前都是不错的同学,这会儿全成阶级敌人了。”
这段文字出自于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某分队85后基层队员宋志刚的长篇纪实小说《城管来了》。其实,这段文字不仅仅是这位综合执法队员自己的烦恼,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市民心中普通城管的形象。但是,事实果真如同大家想象的这样吗?
11日下午,记者跟着王胜勇的执法车沿着太白路巡查。当来到通讯大厦的时候,一群手持大本号码簿兜售手机卡的商贩们纷纷停下了交易,面带微笑但又略显拘谨地看着王胜勇和他的同事。王胜勇跳下车走上前去,“大家伙都往后退一退了,师傅,你看你的小摊都快摆到机动车道上了,往后退两步吧。”整个执法过程文明有序,没有出现任何过激的行为,更没有任何一个小贩“吓得落荒而逃”。几分钟后,商贩们都在王胜勇的指挥下撤离了机动车道,然后重新开始了生意。
一位裹着头巾、肩上背着绿色小帆布包的商贩王大姐告诉记者,综合执法的车一来她们就得挪地方,但说真的,她却一点也不怪他们。“我卖手机卡是为了生活,他们城管上班也是为了工作。大家都是老老少少一大家子的人,赚点钱也不容易。所以,换位思考下,他们执法我们也都能理解。”王大姐的话虽然特别朴实,但听起来格外让人动容。
一位在太白路商业街经营珠宝店的王经理在采访中也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对城管怀有抵触情绪到现在成了好朋友,她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说实话,咱们中区的这几个执法大队都干得挺不错的。平时经常到我们店里来,告诉我们做的不正确的地方要改正。此外,我们有了啥难事,尤其是遇到节假日搞活动,执法队员们也都给我们提供便利。常听网上说这里城管打人了,那里城管收东西了,可是咱济宁的这些城管我还真没见动过粗。现在相处了这么几年,我们商业街上的这些商户,没有一个不与王队长熟悉的。”
城管队伍也会有春天
“反正都得当这个城管,铆足劲儿干活也是一天,怂蔫蔫杵窝子也是一天。为了我往后不变成精神太监,还是得过得比正常人积极点儿。”
的确,城管的工作很苦、很累,而且又不被老百姓所理解,但是除了抖擞抖擞精神坚持干下去,我们还能干些什么呢?撂挑子不干?那绝对是不行的!
采访中,王胜勇告诉记者,由于每天工作中见的各色商贩太多了,吹胡子瞪眼的、坐在地上大哭骂街的、动不动就钻到执法车底下并大喊“城管打人”的,因此,当年再怎么血气方刚的汉子,经过那么多次的磨炼,脾气也慢慢地变好了。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商贩,他都是坚持先礼后兵、文明执法。好在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素质也都提高了,除了极少数商贩不能理解外,大部分都能够积极配合。王胜勇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摸底工作,辖区这几千户商铺,他基本上都能熟悉情况。尤其是那些大型商铺,他那里还都留有详细资料登记,手机通讯录随意那么一翻,就能找出来任何一个负责人的电话。甚至有些商贩,连自己卖一个寒假的烤香筋能赚个万把块钱、学校附近的煎饼果子摊一月能收入几千块钱这样的“商业机密”也都告诉他。“以前人们只说我们暴力执法,但是,执法前那些细致的调查工作普通老百姓却没有看到,常常会产生误解。此外,通常百姓说的‘没收\’物品也是绝对不存在的,对于暂扣的物品我们都会对相对人开具《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只要是相对人来队里接受完处理,他的东西来的时候什么样,走的时候还什么样。”王胜勇说,现在执法队员们经过种种磨炼都成熟起来了,不仅学会了面对商贩、更学会了逐步承受社会的误解,而且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进而消除社会的误解。“其实,谁都有青葱岁月。我当年也没想到能当上城管……但是现在,我稍微伟大点儿的梦想就是北京能干净点儿,大家伙能过得舒服点儿;自私点儿的小梦想是工资能涨点儿,物价能便宜点儿,我妈我爸能健康点儿,哥儿们还能时常聚聚……
宋志刚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个一线执法队员的梦想,就是想着有一天能够挺起腰杆做城管,挺起腰杆在这个城市里面对任何一个人的质疑而去公正执法。“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期待着,城管的春天也能够早日到来。
新闻推荐
■记者盖鸣霆万德龙作为济宁报业珍藏艺术博览中心的文化总监,中心启动仪式上今年已经年近八旬的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儒学专家骆承烈教授显得格外激动。采访中骆...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