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李朕葳孙丹青
2012年7月11日,一位夏师傅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告诉记者,他来济宁五六年了,一直从事推拿、按摩行业,今年年初他看到修脚师陆琴的故事,便萌生了学习修脚的念头,于是他南下扬州学习了近四个月的修脚技术。
边修脚边聊天,大妈乐呵呵
修完脚后,大爷握手表示感谢
本报帮忙联系免费修脚点
夏先生表示,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组织学徒给老人免费修脚,这在当地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回来后他发现济宁没有义务修脚的,于是学习归来的夏师傅有了为当地老人免费修脚的想法,并希望记者帮忙联系一些街道和社区,定点定期为小区老人义务修脚。
从7月9日到现在,夏师傅利用空闲时间,深入明珠小区附近的一家养老院、仙营街道办事处、观音阁社区等地,免费为那里的老人们修脚,这项义务服务已经坚持了115天。
10月28日,记者接到夏师傅打来的电话,夏师傅说他还有两天的时间就要修完观音阁社区老人的脚了,接下来去哪里修脚,至今还没有着落,希望通过本报帮忙联系修脚点。随后,记者与任城区金城街道办事处取得了联系,当记者提出能否让夏师傅到小区为老人义务修脚时,金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热情地答应了此事,并表示会积极配合夏师傅的工作,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便利。
修脚也要做好老人的倾听者
昨日上午九时,记者与夏师傅一同来到了任城区金城街道开泰花园小区,社区服务中心的胡站长和小区业委会吴主任热情地接待了夏师傅。记者在服务中心一间接待室里看到,屋里已经挤满了闻讯而来的老人,他们在自备的洗脚盆里倒上温水,一边泡脚一边耐心等待夏师傅为自己修脚。
虽然外面的天气有点冷,但是接待室里却是暖意融融,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免费修脚这样的好事表示兴奋,忙着泡脚的贾继涛大爷乐呵呵地说:“冬天天凉了,可夏师傅来到咱身边,帮咱免费修修脚,感觉很温暖,就像过夏天一样啊。”
当轮到殷宪平大妈时,老人家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好事,现在还是好人好事多。”老人说着,与正在为自己修脚的夏师傅聊了起来,夏师傅说,殷大妈的右脚大拇指过去受过伤,现在已经变成了灰指甲,修起来可能时间长一些。
采访中记者发现,夏师傅在为老人们修脚的同时,还经常与他们唠家常,老人们有什么话也愿意跟他聊聊,他现在不光修脚了,还兼职做了老年人的倾听者。夏师傅告诉记者,在义务修脚的这段时间里,他总结出一个小小的经验,“现在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不图儿女为他们干点什么,就是希望能多点时间陪陪自己,仅此而已。”
不被理解到理解有个过程
由于等待修脚的老人很多,直到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夏师傅才为小区最后一位泡过脚的老人修完脚。记者看到,虽然已经工作两个小时了,但是夏师傅却丝毫没有感到疲惫,接着与社区的工作人员商量第二天来修脚的时间和老年人修脚的注意事项。
当夏师傅走出社区服务站时,记者看到他的脸上挂着会心的笑容,便问为什么这么高兴,他告诉记者,想到五个多月前,自己到处“推销”免费修脚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被理解”,有人甚至以为他是来推销药品的,再看看现在,义务修脚这件事不再是人们眼中的“骗人”行为,当自己逐渐被人认可、接受后,夏师傅说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人总有老的时候,老年人需要关爱,能真真正正地为老年人服务,与老人聊聊天很有意思,”夏师傅说,“现在我感到自己很幸福,挣钱和做志愿服务没有冲突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放弃义务为老人修脚”。
夏师傅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到社会慈善事业之中,“有钱人可以出钱做慈善,没钱的人可以出力做慈善”。他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坚持,自己从中收获到了很多快乐,他希望通过这件事,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不论是免费修脚还是义务劳动”。
新闻推荐
济宁永丰街小学四年级二班张馨月阴天,总有种失落的感觉,但是今天,我的心里就像有一个红红的太阳,看到天上的乌云也似乎在舞蹈,按捺不住将被释放的心情:在济宁晚报小记...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