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当天,刘洪坤的父亲因失去儿子而心痛不已。记者刘畅摄点击查看原图重阳日,在异乡。两位父亲都见到了离家多日的儿子。这么近,那么远。英魂的悲怆却带来了永难圆的团聚。
除了几个大节,农村人没有过节的习惯。但今年的这个重阳节,家住济宁曲阜59岁的刘克刚毕生难忘。谁也不会想到,他跟儿子的见面竟然是这样,白发人尚健在,与黑发人却已是阴阳两隔。12日刚刚抵京,刘克刚就病倒住进石景山医院,躺在病床上,他握住大女儿刘资秀的手,一遍遍的重复,“我没事,我不住院,让我见他一面。”他,是在北京刚刚牺牲的刘洪魁。
把所有悲痛憋在心里
刘资秀看到父亲没有哭,但家里人都知道,他把所有的悲痛都憋在了心里。
这一夜,刘克刚没能离开医院,刘资秀说,父亲几乎一夜没有睡着,时而清醒,时而有些“犯浑”。年轻的时候,刘克刚曾是铁骨铮铮的兵,刘洪魁从小视父亲为偶像,高考考上一所学校,却弃学去了军营,考上军校可以留职,却重回一线做了消防兵。“当兵走后,父亲偷偷哭过,他知道当兵就要聚少离多。”
昨天,重阳节,北京的天气有些阴沉,中午过后,还下起了小雨。在医院里,刘克刚再一次提出,他要看儿子一眼。中午,刘洪魁的战友带着刘克刚来到医务室,医生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病房中等候的刘资秀,内心有些矛盾,“父亲想见,但现在不敢让他去见,怕他受不了。”
下午2点40分左右,刘资秀和丈夫把父亲扶上轮椅,在几名消防战士的护送下走出医院,随后被扶上消防队派来的车辆,驶向目的地,上庄东街的八宝山殡仪馆。
一路没有说一句话
3点左右,车在殡仪馆前停下,细雨中,刘克刚穿着浅灰色外套,眼睛无神,沉默。刘资秀说,父亲一路没有说一句话。
消防战士下车后,撑起一把伞,接老人下车,刘洪魁的其他亲属也已经早早等在一旁,医院的救护车停靠在殡仪馆外,以应对未知的意外。刘克刚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走进大厅。随后,大厅内传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哭声……
半个小时后,三名消防战士推着轮椅将刘克刚送出大厅,其他亲属的哭泣声依然不止。记者远远看着这位父亲,他的两只手紧紧的攥着裤子,然后用力的压在膝盖处,却仍然是沉默不语。当走近后,能看出他的眼眶已经明显红肿。身后的刘资秀独自一人走着,手掩面部,嘴角不停的抽动,然后疾步靠近父亲。
刘洪魁回家的火车票是12日,如果不出意外,到家时间是当天下午3点,家中的母亲提前就给他铺好了干净的被褥。如今,父子终于相见,却迟了整整一天……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如果盘点山东历史上的文化世家,或许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个世家的兴盛都有着诸多细节上的相似:注重...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