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撰文并篆刻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大决口夺大清河入海,京杭大运河被拦腰截断无法通航。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正式宣布停航,并撤销河道总督衙门及全部机构,这标志着中国京杭大运河一个历史时代的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济宁人民为恢复运河航运和减少自然灾害对运河进行了综合规划治理,主要是:1958年开挖了南四湖湖区两条河道。1958到1975年完全建成了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1989至1992年重新开挖了湖东78公里深水河道。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开挖完善了梁济运河和综合治理了韩庄运河。经过四年施工到2000年完成了济宁———台儿庄续建工程。2007年实施济宁———东平的运河续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和建设,目前全市的三级主航道已有130多公里,水网1100公里,全年运量超过3000万吨,相当于两条京沪铁路的运量。
源远流长的大运河在济宁大地流过了六百多个春秋,积淀了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历届人民政府对运河的保护和运河文化的继承弘扬都十分重视,济宁的人民更是情有独钟。2001年8月“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并创建了《运河文化研究》刊物,从此有了权威的研究机构和活动平台。十多年来对深入研究探讨运河文化,推进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服务于领导和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杭大运河———济宁人民的沧桑之河、灵魂之河、养育之河、幸福之河。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现代化的、人水和谐的生态运河,我们的家园更加碧水灵动、生态宜居。
让千年运河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让古老深邃的运河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让八百万运河儿女生活殷实、平安幸福!(完)
新闻推荐
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探索家校联系新路子,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近日,济宁八中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来自鸿顺集团的学生家长吕克悦走进班会课堂,与孩子们...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