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2月13日上午,济宁市小记者团的40名小记者来到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参加特警开放日活动,零距离接触特警装备,感受独特的警营生活,与装备精良、英姿飒爽的特警叔叔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本报记者许丽君李朕崴通讯员孟翔鲲
看,雷霆战警文武双全
2月13日早上的南池公园显得格外热闹,在这里即将上演一场精彩的“表演”。上午9点,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队员向前来参观的济宁市小记者团的40名小记者进行了训练表演,表演包括了队列、跑步间行进与立定、擒敌拳等训练项目。超强的冲击阵势引起了小记者们满场叫好、掌声雷动,小记者们都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特警叔叔们英姿飒爽的表演。
观看完精彩的特警训练表演后,小记者们来到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警营,第一站来到的是特警营装备室。“是真枪!”小记者一看到特警叔叔手中的枪不禁发出一阵惊呼。“这个枪是狙击枪,是能够精准射击制服犯罪分子的武器装备。”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张亿向小记者们介绍道。随后,特警叔叔们演示了狙击枪的使用方法,介绍了枪支的使用要领,小记者们兴奋的拿着枪比划,过足了“特警瘾”。“哇,这个不是电影里警察叔叔开门的武器吗?”“没错!这个装备叫破门器,当遇到藏匿在屋中的犯罪分子时,特警们就会利用这个破门器强行将门打开,将犯罪分子制服。”随后,小记者们还参观了特警营的头盔、防毒面具、防暴警棍、抓捕器等特警装备。“咦,这个是什么?”小记者们对摆放在地面一个长条的东西感到了好奇。“这个叫路障器,是一种拦截犯罪分子逃跑的利器。路障器有两排锋利无比的刺,当犯罪分子的车辆驶过路障器时,只需要按下按钮,路障器中的刺就会弹出来,犯罪分子就没办法驾车逃脱了。当特警车驶过时,这两排刺就会收起来,特警车就能顺利通行了。”
第二站,小记者们来到位于特警营二楼的指挥工作中心。小记者们一走近指挥中心,就看到墙壁上一个巨大的屏幕,上面清晰投影着马路街道的画面。“这个是天网监控画面,城区所有的街道都安装了摄像头,从这个系统里我们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街道画面。”“我家住在吉祥小区,这个天网能看到吗?”小记者李承轩好奇地问。话音刚落,特警叔叔马上输入地址,墙上的画面切换到了吉祥小区。“真神奇!”李承轩瞪着大眼睛惊奇地赞叹道。
接着,小记者们来到宿舍区和文娱活动室,看到眼前的“豆腐块”和墙上挂着的特警叔叔们的书法,小记者们不禁赞叹:“特警叔叔们真是文武双全啊!”
听,特警叔叔工作原来这么危险和辛苦
最后一站,小记者们来到了特警营会议室,在这里将举办一场小型的媒体发布会。小记者们化身专业媒体人,对特警叔叔们进行提问采访。媒体发布会刚开始,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副队长刘淑卫首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特警大队的基本情况:“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内设市委市政府驻勤中队、案件侦查中队、便衣反扒中队、飞龙突击队、巡防中队等多个中队,共有队员300人……”只见台下小记者们拿出自己的采访本,认真记录着重要的语句,还有的紧缩眉头思考着自己想要提问的问题。
轮到小记者们自由提问时间了。“特警叔叔你们好!我是来自运河实验小学小记者宋奕,我刚刚听到反扒大队需要隐藏在人群中抓捕犯罪分子,请问反扒大队的叔叔们是怎么伪装自己的?又是怎么选择隐藏地点的?”小记者宋奕站起来第一个向特警们进行了提问采访。“反扒大队会根据犯罪数据统计挑选反扒地点,我们对群众报案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开始布置任务蹲点进行反扒工作。反扒时,我们都需要穿着便衣,在街道边进行潜伏,有需要时可进行口罩,帽子伪装,避免引起犯罪分子觉察。”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张亿向小记者解答道。“特警叔叔好,我是来自霍家街小学的小记者徐铭谦,我想请问特警叔叔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应该怎么巡逻”、“你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危险”……台下的小记者们向特警叔叔抛出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问题,特警们极有耐心地一一作了回答。
两个小时的特警营参观很快就结束了,许多小记者面对军营仍然依依不舍。小记者李承轩告诉记者,“以前都在电视上看见这些特警叔叔,今天终于见到了他们真人了,我非常激动。”他说,参观了警营,才知道这些特警叔叔的工作这么危险,他准备回去写篇作文记录当天的见闻,告诉更多的小朋友,特警叔叔是这么辛苦地在维护社会安全。
据刘淑卫介绍,开展此次小记者警营开放日活动是为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改进特警工作。特警总队今后还将设立“警营开放日”,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
特警狙击手演示射击
微博直播小记者进警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赵豫“一条路都被堵上了,随便停车,孩子们开学了,上下学过路多不方便,太气人了!”近日,市民马先生拨打本报热线2210000...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