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良
餐饮业发展到今天,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烹饪等一系列都有打破传统的革命。比如说燃料,从烟煤到无烟煤、燃油、燃气等。实际上我们仍面临餐饮资源和餐饮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百姓健康消费与保障食品安全的双重目标。餐饮业的有志之士一直在不断进行着积极地探索,力求寻找到适应当今餐饮发展需要的新型发展模式。
雾霾、大气污染、PM2.5,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让人感到压力。生态的破坏、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燃煤的扬尘、传统餐饮工艺、家庭烹饪的油烟等,对大气污染都有贡献。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的美食做法,其油烟对空气质量存在着不良影响,特别是城郊的酒店燃煤厨房,对空气污染贡献不小,家庭厨房的油烟也不可忽视,因为我们的厨房太多啦。转变创新模式、营养配餐,使用科学的加工烹调方法、低碳节能的厨房设备、人人负责的绿色加工烹饪,还需要消费者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用餐观念。
所谓绿色烹饪,是在保证适应市场需求的花色品种的基础上,利用安全无害的绿色食材、绿色加工、生态调味,尽可能地减少排放、减轻污染,应用新设备、新方法烹制食品。
每年市场上涌现的减少排放、减轻污染的新设备都很多,效果也不错,鼓励各餐饮企业大力采用。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它关系到我们大家的健康,对此,各餐饮企业责无旁贷,必须做有责任、有担当、有诚信的餐饮企业。绿色烹饪、垃圾分类、减轻排放,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只要责任感增强,人人齐心做有利于环保的小事,空气才能得以改善。(作者系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仰浩过去的一周,用“一惊一乍”来形容咱济宁的天气一点不为过。小伙伴们先是经历了比三九天还要冷的立春天,最低气温始终在-8℃徘徊,随后又迎来了久违的...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