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全市体育场馆、各大公园无障碍通行有“距离”
■本报记者王仰浩
今年10月份,省第九届残运会将正式开幕,6月份开始就会有部分赛事提前开赛,届时,济宁地区以及全省其他城市的残障人士将会来到城区,他们在济宁的生活、比赛能否“畅通无阻”呢?12日,记者与残疾人朋友来到省残运会体育场馆以及城区各大公园,体验无障碍设施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但是不少细节仍需完善,残疾人在一些无障碍通道前吃了“闭门羹”。个别市民甚至对残疾人出行表示不理解,相关专家建议,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需要施工规划好,更要全社会多份理解与支持,“人人都有可能是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
体育场馆:盲道“缺失”安全扶手有点少
位于太白湖新区的奥体中心是此次体验的第一站,作为省第九届残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是否方便进场比赛以及观赛,自然是残疾人朋友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场馆外广场正在进行施工,所以场外不少无障碍设施还没有建成,相应的无障碍指引标志并未完善。现场的施工人员介绍道,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12日上午10点,记者跟随一位残疾人运动员来到奥体中心的一个运动员进场口,通道非常平整、宽敞,入口的坡度比较缓,而且建有轮椅坡道。该残疾人运动员告诉记者,这样对于大多数残疾人进场都比较方便,但是对于盲人运动员来说却不太方便,“没有盲道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他还告诉记者,在进场口尽头,看台的台阶离地面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如果没有安全扶手和盲道引导,极有可能会碰头。
除了参加比赛,还有不少残疾人会选择来观赏精彩的比赛。那么,残疾人去看台顺畅吗?记者看到,在一楼大厅有专用的无障碍电梯,不仅仅有为轮椅人士提供的低位按钮以及安全扶手,而且每个电梯选择按键都带有盲文,残障人士可以乘坐电梯直达二楼看台。“出了电梯之后却不知道往哪里走了,因为从电梯到看台并没有盲道。”济宁市盲人协会主席周勇说,对于盲人朋友来说,盲文地图和地上的盲道是重要“指路”信息,特别是盲道,哪里可以直行、哪里需要绕行,准确的盲道都可以告诉盲人朋友。但是,整个二楼看台都没有看到一处盲道。
记者随后在廖沟河湿地附近的高新区体育馆看到,场馆内专门设置了残疾人无障碍观看区,配有轮椅席位。不过,和奥体中心一样,室内盲道以及安全扶手也比较少。
公园广场:残疾人游玩遇到“闭门羹”
“这是我第一次来人民公园玩,太好玩了。”12日下午,来自金乡的残疾运动员王慧康高兴地掏出手机拍照,今年她将参加手摇自行车项目,她告诉记者,由于出行不方便,只是偶尔和朋友一起来城区买东西,从来没去过公园绿地,“其实一直想来公园玩,但是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而且确实是感觉不太方便。”
在人民公园东门,帅小伙吕鹏坐着轮椅来到公园的入口,但是纵然平常“车技”比较好,但是公园高高的台阶还是上不去。最后,他只能选择从一侧被游人挪开的空隙挤进去。据一位正在散步的市民介绍,其实在公园的北侧设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当吕鹏来到那里时,却发现无障碍通道被铁锁锁上,根本无法通行。公园无障碍通道标识牌下面立有一块小木牌,“公园禁止车辆入内残疾人代步车除外”。和人民公园一样,新世纪广场在西门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但是同样也被铁锁锁住。有知情人士表示,这是为了防止电动车、自行车甚至私家小轿车进入广场,但是记者在广场看到,虽然无障碍通道被锁上,但是广场里依然有骑车的市民。“公园应该设置醒目的无障碍通道指示标志,让残疾人朋友知道通道在哪里。”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绮霞告诉记者,无障碍通道更应保持畅通,不能人为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建议:市民理解、科学规划缺一不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无障碍通行建设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2012年全国出台了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对无障碍设施、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无障碍建设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标准,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监理验收把关松,最后都有可能导致无障碍建设不规范,残疾人还是不敢出门,无障碍设施使用率更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门需要科学规划设计无障碍设施,除此之外,市民更应该多份关心与包容。杨绮霞告诉记者,其实人人都有可能是无障碍建设的使用者,“年龄大了之后可能也需要借助一些无障碍设施,如平缓的坡道、扶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残疾人朋友有一种误解。12日在太白湖景区,一位游客见到残疾人朋友在景区体验,小声嘟囔了一句:“残疾人出来干什么?”杨绮霞说,这其实是明显的歧视,人和人是公平的,没有谁希望自身残疾,但是不幸发生在个人身上,整个社会更应多一份包容与理解,这其实也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
残疾人无障碍看台
无障碍通道就在眼前,可是不能通过
新闻推荐
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二年级六班于梁康乐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我兴高采烈地跟随小记者团一起去参观杏花林、寻找小蜜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杏花...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