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实习记者李胜男
环卫工人每天风吹日晒,工作非常辛苦。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整座城市的整洁、干净,用淋淋汗水洗净城市的“铅华”。“橙色坚守”的背后,他们正过着怎样的生活?近日,记者走近环卫工人王茹丹,讲述这位质朴大姐的“平凡故事”。
对待生活
“这个工作可以照顾家庭,很知足”
凌晨4点10分,天还没亮,环卫工人王茹丹早早地就起了床,换上工装,怕打扰到还没起床的孩子和老公,她轻手轻脚地为他们简单地准备了早餐后,就匆匆出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今年39岁,皮肤黝黑,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看上去比同年龄人要沧桑许多,“天天风吹日晒的,都黑了。”王大姐笑着说,“我干这行都15年了,但在我们环卫工人中,算是年轻的。”
王茹丹是济宁本地人,儿子今年上初四,正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我每天早上4点多上班,中午12点就能下班了,正好赶上给儿子做饭,挺好的。”王大姐满足地说,“虽然赚的不多,但有时间照顾家庭,我很知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环卫工人一般分三个班,早班是凌晨5点到中午12点,晚班是12点到下午6点30,夜班是6点30到夜里11点3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洁范围,平均都在5000平方米左右。虽然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长在7小时左右,但由于时间分散,不上班时候能有时间照顾家庭,这也是很多环卫工人喜欢这个工作的原因。
对待工作
“看着路面不干净,心里就不舒服”
和每个环卫工人一样,王茹丹的工作也是清扫街道。只见她带上帽子口罩,熟练地拿起大扫把,开始清扫路面,由于天刚微亮,路上行人还不多,扫起来也相对容易些,一时间尘土扬起又落下,最终和落叶碎纸一起被归置成一小撮。“我们做这个就是脏,而且一分钟都闲不下来。”王茹丹一边扫地一边说道。眼看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原本冷冷清清的街道也渐渐变得喧哗起来,街头巷尾各类早餐点正陆陆续续地出摊忙活起来了。王茹丹告诉记者,这些早点摊收摊之后还要大清理,到时候会有很多需要捡拾的垃圾。
扫完整条街后,王茹丹坐在早点摊喝了碗粥。“看着路面不干净,心里就不舒服,心里不舒服。每天总要扫完一遍,才愿意吃早饭,”她边吃早餐边跟记者闲聊,“我们在这里做久了,周围这些摊主店主都认识,人家对我们也不错,平时吃早餐都给我们的优惠。”“干什么都不容易,他们天天在这边打扫挺辛苦,我们卖早餐的或多或少都会添些麻烦,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心里很过意不起,大家都相互理解吧。”卖早餐的老板对记者说道。
对待路人
“举手之劳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
王茹丹是个热心肠,经常为别人着想,2007年因为拾金不昧曾被表彰过。“凌晨五点,我在太白路上打扫的时候捡到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满满的钱,还有证件什么的,得有十几万吧。”王茹丹告诉记者,“这么多钱丢了,失主一定很着急,我就把包放车里了,也不敢走开,就在附近打扫。过了几个小时,失主就回来找了,我怕是别人冒领,还跟他对了对包里的东西,最后就把包还给他了。”
后来,失主要感谢王茹丹,但她怎么也不接受。“本来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儿,没什么大不了。”她平静的讲述着这个故事,却只字未提自己家庭的困难。记者从王茹丹同事那里得知,她的丈夫得了重病,刚刚动了大手术,现在家庭重担基本上落在了王茹丹一人身上。但是王茹丹却非常乐观,“我相信好人有好报,我也相信我的同事们遇到这样的事儿也会跟我一样的。”
对待家人
“回到家,我只是个普通的妻子和母亲”
王茹丹的工作安排得紧凑而有序,直至12点下班的时候,另一位环卫工人交接班,她才骑着电动车回家。这是一个50平方左右的房子,一个沙发,一张床就显得满满当当,但是整齐而干净。到了家,王茹丹赶紧换下已经脏了的工作服,“我们的工作服很容易脏,工作服一般要一天一洗。”稍微收拾一下后,她便开始准备给孩子做饭了。“我以前的时候,还喜欢养养花、养养鱼、养养鸡,但是丈夫生病之后,这些都搁置了,鸡都杀了吃了,花也因为无暇照顾,都枯了,但是以后还是会慢慢养起来的。”她一边忙活一边说。“其实我们下班之后,就是普通的妻子和母亲,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王茹丹身上我们看到了环卫工人的艰辛与不易,也看到了她们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这是一份不容易被理解的工作,但依旧被用心地对待着。正是有了这些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整个城市的干净整洁。
环卫工人在擦拭垃圾箱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高温来袭,小伙伴们别担心,等城际公交车的时候咱有了防晒“利器”。昨天开始,在济宁汽车北站,城际公交遮阳棚正式“亮相”,这个长25米、宽5米的“大...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