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樊娜娜摄影记者刘传伏
一场夏雨如期而至,不过这时急时缓的雨并没有挡住家长们探校的热情。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济宁市小记者团的20多个小记者家庭参加了首场探校活动,他们走进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初中部,参观校园,感受课堂,与老师面对面,详细了解了这所学校的特色。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面对“选择学校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第一反应不约而同的是“不要单纯地追求学习成绩”,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发展特长。简而言之就是,学业负担轻点,发展潜力大点。济宁孔子国际学校也关注到了这一变化,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和努力。
孔子国际学校更有“国际”味
活动当天,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初中部主任郭德运和负责初中学生社团活动的孙老师带领小记者和家长先参观了学校的室内体育场和游泳池等多个功能区,宽敞清澈的游泳池和标准的室内篮球场,让小记者和家长都羡慕不已。学校图书馆更是有国际特色,每一个图书架上的书都经过了详细分类,共有图书十余万册。更有体育老师等在操场上,他们分别教给小记者标准的足球和排球姿势……紧凑而又丰富的内容让大家感到不虚此行。
孔子国际学校初中部郭主任说:“小升初选择学校,要看学校特色课程,要看符不符合孩子的需求,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孔子国际学校在教学上围绕“国际融合”,建立英语特色。学校不仅注重教学质量,还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阳光体育”和“社团活动”中都做了很多的探索,目前学校有樱语社、话剧社、DIY工坊、篮球社、摄影社、微软信息社等十几个社团,充分发展学生特长、扩大学生发展空间。
学校初中部以小班教学为特色。活动当天,家长和小记者参观了学校初中部教室,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文化墙,共有4个班,每个班有30名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
老师为发问学生竖起大拇指
与老师互动之前,初中部物理老师给小记者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公开课———大气压,让小记者体验了空气的力量。与老师互动,是家长和孩子最为活跃和兴奋的环节。小记者们在互动环节中并没有输给家长,提出的问题让家长们惊叹,也让学校老师频频点头,并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小记者刘姚晓溪问老师:“学校这么多的社团活动,一名学生可以选择多个吗?”郭主任说:“学校每周二最后一节课是社团活动,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才艺更好的发展,一般情况只允许报一个社团。”“进校如何分班”、“学生在校的课业负担重不重”、“校车线路有几条”……家长抛出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初中部郭主任给予了一一解答。
【家长探校说】
今天郭主任的介绍打动了我们。首先,他们的态度很认真;其次,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我们的教育理念比较契合。他说,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身心健康,学业优良,能力全面,品德高尚,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鲜明的个性,善于合作,乐于助人,能应对各种挑战,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注重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点我们非常赞同。孩子光学习好、身体不好有什么用?成绩能考第一,但交流、理解、沟通的能力不足,以后怎么融入社会?所以,我们很看中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各种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还有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
———家长王女士看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我的孩子比较喜欢英语,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正好是以双语教学见长,听说学生入校后还可以再学习日语等小语种,这点很吸引人。这所学校也是市区少有的能提供住宿的学校,让我少了后顾之忧。学校校园很有外语学院的氛围,学校很多地方的设计都像国外学校风格,中西合璧,蛮与众不同的。———家长李女士看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我和爱人都很忙,有意将女儿送进寄宿制学校。我有两位朋友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读书。一位朋友的儿子读小学时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都很拖沓,一度令大人很心忧,后来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寄宿,大约一年后,这个小男孩像换了个人似的,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有板有眼。所以,我很看中学校完善的寄宿制度,对培养女儿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会有帮助。———家长董女士看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老师夸我踢得好
听孙老师介绍学校
老师教我们玩排球
新闻推荐
济宁田径队正在适应场地训练■本报记者张昭晖5月17日,承办23届省运会开闭幕式的奥体中心将迎来它的“处子秀”———省运会田径预赛将在这里鸣枪开战。12日上...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