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山进通讯员杜西华李军
这是一个只有10个人的小班组,负责着6000多基杆塔、1450千米35千伏至220千伏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年巡视公里数达10800千米;他们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全国优秀QC小组表彰、4项省级优秀QC成果,成为公司管理创新明星、“标杆班组”。
这个班组就是日前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殊荣的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运维二班。近日,记者到这个班组探析了他们的明星真经。
“抗摔打、有责任心,才是合格的巡线工”
“山路崎岖,湿滑,大家要注意脚下安全。”4月28日一大早,输电运检室运维二班班长刘仰安带着6名队员,再次来到100多公里外的石门山深处。这里是为京沪高铁供电的220千伏丰铁线的济宁界起点,他们要从起点41号杆塔巡视到84号杆塔至王庄牵引站,确保线路运行安全。
由于山上全是密布的酸枣枝和及膝的杂草,前天又刚下过一场大雨,不一会儿,队员们的鞋子和裤脚就全湿了,即便穿着厚厚的长裤,锋利的酸枣刺还是不断地刺进裤筒,把腿刮出一道血口子,然而这一切对于巡视队员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受伤总是难免的。等秋天玉米比人高的时候,我们穿越玉米地,脸上、脖子上也全是一道道的血印子。在灌木丛、玉米地里巡线,划破点皮是免不了的,大家也没那么娇贵。抗摔打,有责任心才是一名合格的巡线工。”刘仰安说。
今年49岁的刘仰安,从1988年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干线路工,对巡线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给京沪高铁供电的220千伏丰铁线和阜铁线这两条线路是公司重点保护和巡视的对象,平常实行的是二级防护,遇有重要情况,就实行一级防护,要24小时不间断地巡视。去年中秋节前,因为龙卷风造成泰安境内丰铁线受损,他们就是在特巡阜铁线中度过中秋节的。除了白天正常巡视外,还要夜间巡视。夜晚山路崎岖不好走,队员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要踩空跌倒,一趟线路巡下来,往往已经是凌晨了。但为了线路安全,他们心甘情愿,从无怨言。
班里还有两名比刘仰安年龄大的巡线工,明后年就要退休了。说起巡线工作,话就滔滔不绝。“从干巡线那天起,我就把心与线路拴在一起了。每当有大风大雨的天气,不用通知,就会不自觉地赶到公司;看到线路附近有施工的,就会走上前去,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这是一种习惯,也是我们巡线工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资格做线路工。”57岁的金万红说。
今年3月初,金万红在巡视110千伏柳南线时,发现36—37号线附近有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楼,过长的塔吊伸入到线路防护区内,危及到线路安全。他立即找到塔吊负责人,告诉其对线路自身带来的危险,建议去掉一截塔吊,但该负责人觉得塔吊离线路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塔吊拆起来太不容易,就拒绝拆掉一截。金万红就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危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多次找到房产公司负责人,最终说服他们拆掉了一截塔吊,确保了线路安全。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特别多,巡线工经常会碰到施工机械危及线路运行的情况。为避免出现人身及设备事故,班里组织丰富经验的专职人员每天进行特殊巡视工作,对于特殊地段还专门蹲守以协助施工单位把好安全关。
“清障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最头疼最难办的是协调”
4月30日,按照输电运检室的工作计划,运维二班与一班分组清理110千伏许岱线下的树障。线路走廊属于任城区李营镇,是全国著名的苗木基地,常年绿树长青、植被繁茂。这一片片茂密的高耸树林为城市绿化发挥着它们独特的作用,但却成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隐患。为了确保电网安全,巡线人员要经常对线下的树木进行处理。
在现场,记者看到,参加清障的每个队员都戴着安全帽,上身穿着厚厚的长袖蓝色工作服,而且还都戴着口罩。记者感到纳闷?就问现场负责人聂培强,他说:“穿长袖厚工作服,可以尽量减少身体被树枝划伤。戴口罩是因为法桐树的叶子上生长着一种细细的绒毛,叶子一晃动就漂浮到空气中。一呼吸就会让人感到嗓子干渴、发痒,继而引起扁桃体发炎,造成感冒。长时间在这种树林里必须戴着口罩,才会感觉好一些。即便戴着口罩,一天下来,嗓子也会疼痛不已。”在休息的间隙,记者还发现很多队员的脖子上、脸上,撸起衣服露出的手臂上、小腿上,伤痕累累,有的已经结疤,但依旧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划痕。
聂培强说,像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年都会做,工作人员经常是背着5、6公斤重的工具走到清障现场,再爬到4、5米高的树上对树木进行修剪,苦和累可想而知。“但现在对我们来说,清障苦点累点倒不算什么,最头疼最难办的就是与树主协调。”他解释说,这难协调的原因就在于相当一部分树主不管是不是先有线后栽的树,只要清树就必须赔钱,有人张口要两三千元,更有人狮子大开口要上万元,得不到满足就不同意砍伐树木,并进行百般阻挠。所以,有时候清障,看起来原本十来分钟就能干完的活,有时候几天都拿不下来。原因就是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协调工作上,这令他们疲惫不堪。
协调的艰难还在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知之甚少,对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线下种树等违章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虽然有的群众通过线路人员耐心解释后,最后能够积极配合,但在清障中队员们还是经常被误解挨打。去年夏天,在220千伏马曲线51-52号线下清障时,防护区通道内有4棵大杨树非常高,很危险,如果遇到大雨大风恶劣天气,一旦树木触及高压线路,后果不堪设想。但在清障过程中,树主纠集一帮人,叫嚣着:“你砍我的树,我就砍你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动手就对队员们进行殴打,造成队员受伤住院。对于那些蛮不讲理,始终不让清理线路下违章树木的树主,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依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班组人员在巡线中
新闻推荐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马粟稷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宣告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母亲,第一次感受到的就是母爱的味道。母爱的味道是先从产...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