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赵豫
济宁接庄镇身患白血病的男孩王厚仁的故事牵动着众人的心,如今,距离本报3月26日首次报道小厚仁的不幸遭遇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本报新闻热线依然陆续接到爱心人士打来的电话,有的询问厚仁的情况,有的想要捐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自有真情在”。昨天上午,济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联系到了本报,除了关心小厚仁的近况,更希望能去厚仁家里看望一下两位年迈的老人,并将全体人员的捐款4400元交到厚仁家人手中。
下午两点左右,记者跟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岳跃平一行来到厚仁爷爷奶奶的家。因为家里世代居住的老院子已经卖掉,之后,厚仁一家四口都要搬到这间由废弃的厂房改造成的小院里与爷爷奶奶一起居住。说起孩子的情况,厚仁的爷爷王芝祥不禁老泪纵横,一旁的厚仁奶奶更是泣不成声。幸运的是,厚仁的姐姐成功为弟弟捐献了骨髓,十项配对指标全都符合,这不仅降低了术后的排斥风险,也缩减了重新寻找骨髓的费用,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据厚仁的爷爷介绍,厚仁手术很成功,只是孩子的病需要的都是进口药,而这些药都不能报销,手术费没有补齐,术后治疗也需要不少钱。“现在孩子的妈妈在医院里做清洁工,但是因为有关节炎,手腕经常疼。我们家还有点地,我俩天天去地里,种的东西卖了钱就给他们寄过去。”对于众多好心人的帮助,厚仁一家十分感激。
岳主任告诉记者,3月26日,局领导在《济宁晚报》上看到孩子的不幸遭遇后,亲自批示组织捐款。“4月初,单位组织了捐款,然后我们一直想送来,后来得知厚仁家人都在北京,就想等家里人回来后再去。这段时间单位比较忙,拖到今天才把捐款送来。钱不多,但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岳主任向厚仁爷爷询问厚仁近况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昭晖4月30日,23届省运会男子自由跤预赛结束,济宁代表队表现出色,获得两个第二名,11名运动员进入四强,并收获本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23届省运会...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