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毕业了,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面临失业,还有很多在犹豫中错失良机
■本报记者曹俐
又到一年毕业时,但是对于那些还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心里的不安感也越来越强烈。6月28日,在济宁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亮出你的offer·开启职业梦想”大型人才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软福利”成为不少企业招人的“独家秘笈”,但是部分未就业毕业生仍抱着“下一个工作才是最好”的心态等待着“更好”的工作。另外,毕业生对职场信息的欠缺是“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就业顾问建议,毕业生不要在观望中错失就业机会。
现场“软福利”成不少企业纳贤的杀手锏
“具体的面试时间,我们会电话通知你”、“你什么时候能正式到岗?”……28日上午11点,在人才市场二楼招聘一角,十余位求职者把一家工程机械公司的招聘摊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求职者们争先恐后地和招聘负责人沟通具体的求职细节。记者留意到,招聘展板上标注的带薪休假、员工生日、节日补助等各种企业“软福利”是吸引众求职者的重要砝码。“虽然工资仅有2000元,但是公司福利好,不仅有五险一金,还有节日补助、班车接送,这样算来,还是比较划算的。”准备投递简历的王欢告诉记者。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现在的应聘者除了关注职业发展、薪酬待遇外,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等软性条件。为了让初入职场的求职者们尽快地适应职场,迅速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除了这些“软福利”,公司还安排了周全的新人培训计划。
记者了解到,企业发放的福利多种多样,从五险一金到生日礼金,从免费食宿到班车接送,如果把这些福利待遇折现,其实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有时与工资待遇同等重要。然而,在招聘现场不少求职者觉得企业的各方面待遇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只好失望而归。在招聘大厅外,孙云与同学讨论着各自的求职“收获”,孙云说,虽然多数企业对工资待遇都给出了具体的数额,但在五险一金等方面的“软福利”,很多企业都没有明确。
此外,应届毕业生不仅看重现有的工资福利,还看重公司的未来发展,一个新员工来到企业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这个企业的前途做出判断。如果他认为这个企业没有前途或自己在其中没有发挥的空间时,很可能会做出辞职的决定。
心态下份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
闵敏是省城一所二本院校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几乎每周都要参加两、三场招聘会,期间也有几家不错的招聘单位向她抛出橄榄枝,对她各方面都很满意。但是,她总有各种不满意,以至于同学们都有了工作去处,她现在还“漂着”。“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我不想为了工作而找工作,要找一份待遇、发展空间等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工作。”闵敏告诉记者,这是她刚开始找工作时对自己的要求,经过了几次求职失利,现在她找工作的要求已经没有那么苛刻了。“工资2000元以上,缴纳五险一金,这是最基本的了。”
闵敏说,虽然现在很着急,但是参加了几场面试后心里还是有底的,现在她手里就有一家公司的0ffer。除了公司的规模小些,其他各方面她都很满意。尽管如此,她还是抱着一丝侥幸,总以为还会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在等着她。“如果实在没有更合适的工作,我就去那家公司,毕竟现在都正式毕业了,不能再这么挑挑拣拣了。”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曾在校园招聘会上有过就业机会,因地域、家庭,或等待“下一个”等原因而没有就业。他们认为,工作机会是有不少,但中意的不多,薪资、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都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选择第一份工作要慎重,还是要多看看,比较一下。”所以不少毕业生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全身心地投入到应聘中,又不甘心早早地找一份工作凑合,在不断的观望中,等着下一家更好的用人单位出现。
问题职场信息匮乏,职业道路迷茫
学生到职场人,看似不过是角色的转变,但是转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个微妙变化,都考验着毕业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职业规划在职场生涯中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毕业生对职业规划的接触多是在毕业前夕的职业规划课程中了解的。应届毕业生张倩倩告诉记者,大四那年,学校里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在课程中了解到自己最好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而其他的却知之甚少。
职业培训方面的培训缺失,让不少毕业生就业的时候更加迷茫。济宁市人才市场的一名就业顾问说,真正的职业规划最好是从企业里实习开始的,在实习中慢慢地对自己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了解更加深入,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任何纸上谈兵的职业规划意义并不大。
另外,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结”也导致就业方向狭隘。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毕业生们仍然扎堆财务、人力、管理等看上去“轻松”且“高大上”的职位,而忽视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类、销售类岗位。济宁一家房产销售公司的招聘主管说,公司打算招聘20名销售顾问,但是由于对销售类岗位的误解,认为职位门槛低、工作压力大,而很少有毕业生前来询问,“其实销售类的工作岗位能够帮助个人综合能力快速提高。”
求职者在自助求职
727万
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教育蓝皮书》称,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冲到727万。
提醒不要在犹豫中错过就业机会
不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对岗位的选择存在着比较盲目的成分,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并不清楚怎样的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济宁市人才市场的一名就业顾问说,找工作好比相亲,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而且,“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这名就业顾问说,不少毕业生在开始找工作时把“发展空间”当成择业时的首要前提,但是实际上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往往容易被薪水、待遇等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所困扰,容易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心理。“尤其是看到能力不如自己或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同学签约了一份比自己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十全十美的工作几乎是没有的。”他建议,毕业生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找工作时不要好高骛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们来说,最好找一份能发挥自己长处,能为自己提供长远发展的岗位。
另外,济宁某大型机械制造公司的人事主管也表示,每年的上半年是招聘旺季,也是找工作的黄金期,下半年是补招阶段,所以对于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说,遇到求职机会时不要轻易错过。
新闻推荐
体彩新高频游戏“快乐扑克3”自今年2月份在山东上市以来,迅速引爆了山东省广大彩民的热情。6月15日,彩民刘先生(化姓)利用倍投复式的投注方法收获快乐扑克3第14061501期奖金...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