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许丽君摄影记者赵星灿
“今天去领我们的新衣服。好期待啊!”6月21日上午,济宁市小记者团的50余名小记者来到嘉祥爱克森服装厂,参观设计、样衣、生产、包装等环节,探寻服装加工的全过程,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还将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文字印制在服装上,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个性T恤。
飞针走线技艺高
“欢迎济宁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来爱克森服装厂参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整个衣服加工制作的过程,让大家了解一件衣服是怎么完成的。”工厂里的褚经理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们,给他们当起了向导。小记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面前一排排琳琅满目的衣服,首先吸引了小记者的眼球。许多小记者带着满是好奇的心情,忙不迭地涌上前去,想要一探究竟。设计室里,设计师们正在设计图纸,一幅幅样式新颖的图案跃然纸上,服装要想卖得好,这可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见桌子上摆放了很多剪好的纸板,有领子、上装、下装,小记者周子琪好奇地上前询问:“阿姨,你在量什么呀?”阿姨告诉他,工厂根据图纸做出衣服样品,拿给模特试穿,如果试穿后没有问题,就会把图纸送到制衣的下一站———生产车间。
往前走,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就进入了工厂的核心部位———生产车间。这里几百位工人正在忙碌着,耳边全是缝纫机“嗒嗒”的声响。看到小记者们来参观,她们微笑着打个招呼,可丝毫不影响手中的活。看到一件件衣服在她们灵巧的手中瞬间变化着,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的小记者们忍不住大呼“厉害”。“这里每个小组都有自己不同的职责,有的缝制商标,有的负责钉扣子……每组负责制造不同款式的衣服,每个人也负责不同的职责。”小记者们在参观过程中绝不是走马观花,他们时而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时而看着工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时而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神奇!图案会自己跑出来
接下来到了电脑绘图的环节,小记者王鼎涛采访了一位工作人员,他告诉小记者,通过电脑编程后,机器可同时绘制二十多件衣服的图案,完全不需要人工。而如果用手工的话,一件衣服的图案绘制,就需要一天。“真神奇,这些图案像是自己跑出来一样,不一会就成型了,机器的效率真是太高了!”小记者王鼎涛不禁感叹道。“是啊,这都归功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所以小记者们都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发明出更先进的机械,这样生产的效率就更高了!”工作人员讲道。“咦,这吊牌怎么都是英文的?”小记者孙海航好奇地拿起衣服的吊牌,“这些衣服都是送往欧洲的,上面的价格也都是欧元,许多欧洲国家的衣服都是由中国生产制造的。”褚经理告诉小记者们,现在除了给知名品牌加工,工厂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倡导原创。消费者从网上选自己喜欢的图案下订单,工厂根据订单完成衣服加工,一件属于自己“私人定制”就这样完成了。
小记者感悟:
当得知一件衣服完全制成,首先要把图纸拿去打板,然后照板裁剪布料,再由工人把它做成成品衣服,检验过关后拿去烫好,最后才能包装。每一道程序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我不由地感叹道:作为一名小记者,不仅要关心身边的小事,也要把眼界放宽,了解更多的行业,这样才能体会到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通过很多的辛苦劳动才换来的。(济宁市霍家街小学五年级二班王奕然)
瞧!图案自己跑出来了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张波备受市民关注的东外环柳行立交至洸府河桥路段中修工程昨起全部完工,11.01公里路面“换装”完毕。目前绕行指...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