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
在物价飞涨的当下,仅靠工资的生活肯定不够“滋润”,很多市民开始不断寻找各类理财通道。如果说传统公司型基金投资风险较大,由各大金融组织受托发行的、利用网络渠道买卖的货币型投资基金就显得灵活且门槛较低,很多市民较为青睐余额宝、理财通的理财产品。不过,如果现在你的目光还停留在这两类产品上,那么你“out”了,因为以活期宝、薪金宝、如意宝等为代表的“银行系宝宝理财产品”正在悄然逆袭。
案例
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下滑
在文章开头,先看一组数据:
余额宝从7月23日至29日,七天的万份收益(即买入1万元在当日所得收益)分别为:1.1266、1.1215、1.1244、1.1221、1.1220、1.1276、1.1276元。
不难看出,整体呈现收益下滑的趋势。“今年3月我在余额宝存入30万元,当时每日收益在55元左右,如今连本带息都没有动过,昨日收益还不到34元,跌的有点多。”在银行工作的小马告诉记者,这两天,他打算将余额宝的钱转出来,购买定期理财产品,半年期的收益率一般在5.5%左右。
曾几何时,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触及7%(2倍于同期1年定期存款),但随着资金的快速聚拢,收益保障便难以维持。时至昨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回落至4.1840%,相较于不少银行给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基准利率上浮一成)的优势已明显乏力。
探因
“余额宝说到底就是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大部分投资方向其实是协议存款。”从事银行工作近十年的小马告诉记者,因为资金量庞大,在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时候,基金公司与银行的议价能力很强,可以拿到比普通市民去银行存款更高利息,所以其收益优势较大。“前一阵子各大银行的资金面紧张,所以货币基金更容易取得更高的协议存款利率。而现在,银行资金面处在年度中旬相对丰盈的状态,给出的协议存款利率自然降低。”小马告诉记者,更关键的因素是,各大银行自己也在推介“宝宝类”产品,自然不能“大水冲了龙王庙”。
银行“宝宝们”凭什么逆袭?
记者总结了市面上现存的银行系“宝宝”产品,包括工商银行“薪金宝”、中国银行“活期宝”、交通银行“快溢通”、平安银行“平安盈”、兴业银行“掌柜钱包”、民生银行“如意宝”、招商银行“朝朝盈”等,不难看出,这些银行多数都在济宁设有分行,所以市民在资金交易时的难度并不大。那么,这些产品的当前收益率又是如何呢?按照昨日7日年化收益率举例,工银“薪金宝”为4.3810%,中行“活期宝”为4.7070%,民生银行“如意宝”则是4.5120%。由此不难看出,这些系出银行的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已经秒杀余额宝的4.1840%。
在实际交易时,“银行系宝宝”的存取也更为便利,大家知道,如今不少银行限制向余额宝转账的力度依然很大,却对自家产品保持宽松的态度,“随取随用”以及“立即到账”成为吸引市民的法宝。不仅如此,市民对银行的信任度自然也明显高于阿里巴巴、腾讯。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商业格局变迁,同样,济宁家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本土家居卖场开始朝向高端转型。8月上旬,金宇家居国际精品欧美软体馆...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