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任城区金城街道洸河花园社区的居民们,几乎每天都看到陈庆春大爷和刘子英大娘一起散步。10年前,因突发脑溢血,陈庆春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侧腿和左手臂活动不便,老伴刘子英便扶着老伴开始一段健身之路。“我是你的拐杖”,互相扶持,携手走过十年康复路。这是两位老人的浪漫故事,这也是我们所要寻找的“幸福相伴夕阳红”。
当了20年矿工他撑起一个家
在1969年,经人撮合介绍,陈庆春大爷和刘子英大娘结婚,组建了一个新家庭。“我老家是邹城张庄镇,结了婚,我就从部队转业了,先是在大队里干活,后来落陵煤矿建起来了,队里推荐,我就去矿上了。”陈大爷回忆起来,“那个时候,在井下干活苦啊,全是靠人力。和现在的煤矿完全不一样。”陈大爷讲述起他的井下生涯,从刚一入职到1993年,近20年的时间,他一直在井下采煤一线工作。
作为矿工家属,刘大娘也在煤矿当起了家属工,刘大娘说:“家里三个孩子嘛,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他在井下干活忒累,我是家属工,活倒是轻,工资也少,基本上就一直靠他养家。”凭着勤劳苦干,陈大爷撑起了一个家。随着工作调动,陈大爷一家搬到了济宁生活。2000年,一辈子和煤结缘的陈大爷正式退休了,过上了舒适休闲的退休生活,而他的两个儿子则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煤矿企业工作。
突发脑溢血“铁人”病倒了
退休后,陈大爷和老伴同儿子、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一家五口享受天伦之乐。“觉着他年轻的时候,吃的苦不少,想着这老了,能享福也行。邻居都是老熟人、老同事,没事就一块在楼下聊聊,多好啊!哎,就是没想到他病得这么厉害,真是吃苦了!”刘大娘告诉记者,“他原来就知道自己血压有点高,人家都劝他得吃降压药,他就不听,觉着身体没感觉,就一直不吃药。哎,结果这一病,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在老伴和家人眼中,陈大爷一直就是“铁人”,是家里的主心骨,不过,“铁人”却病倒了。
陈大爷清楚地记得,那是2004年的一天,吃完早饭后,他同往常一样,在楼下花园里和老友们闲聊,突然猛觉身体不适,陈大爷失去意识便昏倒了,幸好被两位好友扶住,并没有直接栽倒在地。随后,陈大爷被紧急送医院,做了开颅手术,度过危险期。两个多月后,陈大爷出院回家休养,不过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记者看到,如今陈大爷的左手几乎没有臂力,不能抓握物品,左腿虽仍可活动,但相关运动神经受损,不受大脑支配。刘大娘说:“现在比原来好多了。刚开始回到家,就在家里养着嘛,听人家说哪里有针灸好的,我就带着他去。做康复、针灸治疗,人家大夫说了,还是得锻炼嘛,这才开始锻炼。”
“我是你的拐杖”坚持倒着走路
“上午吃完早饭就下楼活动,得从8点多待到11点,中午吃完饭休息会儿,再从2点多走到4点多,晚上吃完饭再下去,从6点走到8点。只要不下大雨,这一天得下去活动三次,就是在社区里走路。要是下小雨,就在这一楼长走廊里活动。这不,现在就该下去了。”说着,刘大娘招呼陈大爷起身下楼锻炼。由于所住小区没有安装电梯,得从五楼的家步行走下去,对于陈大爷来说,这就颇要费些周折。由于左侧身体不便,在下楼的时候,虽有老伴相扶,但陈大爷仍要将身体靠在外侧的墙壁上,利用墙壁力量支撑身体。年复一年重复这样的动作,楼梯间的墙壁上便被陈大爷蹭出了一个个印记。
好不容易走到了一楼,陈大爷先坐在马扎上休息一会,刘大娘细心地为陈大爷带好帽子、整理好衣服,拿出一块毛巾搭在手上,准备妥当,便开始活动了。刘大娘站在前方,面向陈大爷,她伸出搭着那块毛巾的右手,陈大爷便用右手握住刘大娘的右手,每吃力地迈出一步,陈大爷便用右手使劲拽一下刘大娘的手,而刘大娘则按照同样节奏向后退一步。倒着走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陈大爷往前走一步,刘大娘便往后退一步,一步步坚持下去。
十年来,小区里的所有居民几乎都遇见过这“执子之手”的浪漫故事。刘大娘说:“这样走,他就把我当成一根拐杖,他能舒服些。原来他自己拄着拐杖走路,这一边身体没感觉,一到不平的地方,就容易摔倒。那一次他摔倒,腿肿了两个月呢。这样我扶着他,能好些,哎,就算这么小心,有时候还是会摔跤。换别人,我也不放心呢。”“这十年,要是没她,我也不知道变啥样了。辛苦她了!”憨厚老实的陈大爷用朴实的语言,向老伴表示谢意。携手相持,走过爱的一生。
陈大爷往前走一步,刘大娘便往后退一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挂上“120”号牌、安上警示灯,就敢冒充急救车路过十字路口直接闯,“忘”开灯也没拉响警报器■本报记者刘利莎通讯员戴永...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