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昨日,济宁二队5名小伙6:0获首胜
■本报记者王仰浩
12日上午,太白湖中学体育馆传来阵阵“喂喂喂”的声音,几名头戴眼罩的运动员正在足球场上激烈地比拼,现场围满了观战的市民。比赛非常精彩,但观众却不敢发出加油呐喊声。这是省残运会比较特别的比赛———盲人足球赛,除守门员外,其他球员都是盲人选手,他们通过听足球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足球的位置,完成带球、突破、射门等一系列足球运动常见动作,他们是球场上的“听风者”。济宁队共派出两支队伍,首场比赛对阵泰安队。济宁二队的5名小伙子以6:0的大比分获得首胜,13日将在小组循环赛中与济宁一队的队员上演同城“德比大战”。“太棒了,太精彩了!”昨日上午10点48分,当主裁判吹响终场的哨声时,现场的观众终于将控制了一整场的激情释放了出来。盲人足球济宁领队张成文告诉记者,盲人足球是5人制足球,除守门员之外,其他4名运动员视障级别必须为B1(属于全盲,没有视力和光感),比赛时需要佩戴眼罩和头套。据介绍,盲人足球比赛用球里有6个铃铛,滚动起来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张成文告诉记者,球员比赛中发出的“喂喂喂”声音,其实是一种发声定位方法,告诉对手、队友自己的位置,再加上教练需要通过声音来提醒球员如何进攻、如何防守,所以现场需要绝对的安静。
在对阵泰安的比赛中,济宁二队的球员表现都非常出色。其中,袁明踢进3球、苏贵浩踢进2球、王亚军踢进1球。来自泗水的苏贵浩是球队中年龄最小的,在本场比赛中“梅开二度”,比赛中稳健的带球、精准的射门,让场下的观众非常佩服。“如果让我蒙上眼踢球,可能连走路都不会了。”一位观众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讲学札记》点击查看原图讲授:钱穆整理:叶龙后浪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7月1949年至1964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期间,所开课程计有“论语...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