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辛全秋乔萌
高危、易猝死、发现不及时、抢救时间短……或许,这样刺目的字眼对于健康人来说显得十分陌生,可殊不知对于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这些关键词却成了始终缠绕身边的痛。据了解,全世界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每3例因病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心脏病患者。而在中国,每年发生心脏病猝死的患者也高达52.4万人,平均每10秒钟死亡1人。考虑到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因此心电监护,这一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患者心脏电活动情况的无创监测方法就在临床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创新性地引进鲁西南首台遥测实时心电监护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不仅可对广大心脏病患者实现实时、远程观察病情,无论患者睡觉、运动、休闲,都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及时发现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并指导实时处理,进而为病患生命提供24小时保驾护航。
Iholter系统费用更低、信息量更大、数据更精准
采访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任长杰告诉记者,遥测实时心电监护系统英文简称为iholter,主要针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重症转运、手术监护(如心脏病人进行拔牙手术)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实时监控。这项监护技术减少了患者日常生活中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现象。同时,与过去传统的holter系统有监控时间限制不同,不管患者佩戴多长时间,iholter都是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就诊的患者,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iholter的佩戴,佩戴之前进行信息登记,包括名字、年龄、病史、家庭住址、第一联系人的电话、病房电话等。如果患者身体发生不适,佩戴的iholter的心电图会即时存储并自动上传给医院监护中心,监护中心的医师们如果发现心电图异常现象,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住院患者的医师或患者家属。iholter 有广泛的临床适用范围,可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院外监护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等。“过去大多数医院的心脏监护中心都使用的是Holter,iholter与Holter相比,iholter费用更便宜、信息量更大,并且与云计算、大数据结合,成为心脏监护领域最先进的设备。因此,iholter在心脏监护预测方面的精准性与提前性都大大的超过了Holter,是一个技术的极大飞跃!iholter可以为医院提供医疗级的心脏监护数据,而Holter类产品只能提供保健级的数据,可见其中的巨大的差别。”任长杰告诉记者。
有移动信号的地方,医生即可监控患者心电信号
李兴杰,主任医师,现任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科主任。主持完成市科委计划内科研项目三项,均获济宁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编学术专著4部。在国家、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积极参加《临床心电学杂志》举办的心电图诊断能力大比武活动,并取得2007年度第一名的成绩。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心电数据监护和移动数据通讯功能合为一的系统引进者,他告诉记者,该遥测实时心电监护系统一个最大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凡中国移动信号覆盖的地方,该系统就可实现对患者的心电信号实时监测、及时准确捕捉患者发生的异常心电变化,甚至可在其还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的情况下,便做出早期诊断和预警提示,从而为医院和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
李主任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还有手动及自动定时发送功能: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可以即刻或实时发送心电数据至监护平台,供医生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医生可随时经监护平台获取心电数据,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电信息。患者在任何紧急状态下,可向监护平台及亲属发送预设的求助信息。患者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常规ECG易漏诊,普通动态心电图虽能检出,但不能实时处理的恶性心律失常。可知晓:临床症状,日常活动与心律失常的相互关系,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对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此外,还可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患者家中心律失常,医生监控前第一时间发现
“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不过心电图只能获取患者数秒钟的心电信息,只有在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当时做心电图有诊断意义,对于部分患者未发病时做心电图是无法诊断心律失常的。对于阵发性的心律失常,以往可以做动态心电图来检查,动态心电图可以采集24小时内的心电信号,较普通心电图有更高的临床意义。”采访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董春告诉记者,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极不频繁,有时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发作一次,即使做了动态心电图也无法明确诊断。尤其是对以下疾病,如恶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颤、发作不频繁的心房颤动以及心脏停搏,可以引起患者黑曚、晕厥、意识丧失甚至是猝死。这些疾病危害大,对患者生命威胁大,可以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但不易诊断,很多病人被漏诊,延误了治疗。但是,应用遥测实时心电监护可以长时间的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工作时间可达数天至数周,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患者在家中只要能发生一次恶性心律失常,就能明确诊断,可以评估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指证,对于这类疾病确诊后可以行射频消融治疗或植入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除颤仪等治疗,可以避免再次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同样,对于接受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是否有效,可以在术后应用该设备检查,评价介入手术后治疗效果,有无心律失常再次发生。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遥测实时心电监护检查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是否良好,如发现起搏器工作异常,系统会主动提示病人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山东省重点特色专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多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心脏病学为重点,以介入心脏病学为突破,以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现代治疗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使医院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经卫生部认证为临床心血管介入(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诊疗基地。近年来,全面推行科学规范管理,优质、规范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连续多年被评为济宁市重点学科和医院先进科室,荣获“山东省护理示范病房”,“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等称号,标志着我院心脏疾病的治疗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
心内科目前拥有四个病区:心内科一病区、心内科二病区、心内科三病区、心内科抢救室(CCU),共有病床103张。全科共有医护人员99人。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2名。科主任任长杰,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宁市介入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济宁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荣获第五届济宁市青年科技奖,荣获“全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多次荣获济宁市优秀保健专家。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20余台。年门诊量超过50000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8000人次,年介入总手术量超过5000台。
科室在冠心病的现代治疗方面、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现代治疗方面、缓慢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方面、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其他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目前,心内科已成为融无创、有创协同治疗于一体,采用先进的管理运行理念,鲁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心脏病诊疗中心之一。
任长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兴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主任、主任医师)
董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兴杰主任正在操作监护系统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这个“十一”假期,您是怎样度过?是走亲访友、或是外出旅游。然而,不少市民参与到“我和国旗合个影我为中国来点赞”活动,同国...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