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一家医院的尝试,剥离药剂科,让医生“干干净净”用药
(详见B3)很长时间以来,孔庆民曾为一元钱的挂号费哑然。
在这位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看来,所谓挂号费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诊疗费”,他为此感到不公,皱起眉头问,“有哪个行业的专业劳动付出仅值一块钱?有点不尊重人了……”
这并非某一所医院的尴尬。
于是,高价药便成了医院和医生们的选择。对前者来说,那意味着更高的业务收入;对后者而言,在药品回扣的潜规则下,药价越高,到手的回扣就越可观。
这亦非时至今日才产生的“怪相”。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首次主导医药分开;2002年,又有八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切断医药利益链;今年5月,国务院再次出台政策要求推进医药分开,力争到2017年药占比缩小到30%左右。
2012年,济宁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对孔庆民所在的兖州中医院而言,不允许加价的药品几乎成为医院的“负担”。与此同时,隐秘的药品回扣依然在医生间存在。
曾率先试点“先看病后付费”的孔庆民决定再进行一次改革,让医和药分家。去年年底,经过对16家药品经营企业考察和22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兖州中医院终于与一家医药公司签约。除将医院药剂科及相关人员从医院剥离出来,组建药品临床服务中心,交由合作公司管理外,医院派驻药品临床服务中心人员的劳务关系暂时划归公司代管,工资待遇绩效执行医院的标准和规定,费用由公司承担。
更重要的是,双方约定如果发现公司暗地向医生输送药品回扣行为,首次医院将扣除公司30万元保证金,三次时将扣光巨额保证金并视为公司方违约。
在孔庆民看来,这一改革不仅有效降低了医院成本,减轻了医院负担,而且通过配套绩效改革,使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了更阳光的体现。
今年3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袭燕一行前往兖州中医院调研,并就深化医改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袭燕在讲话中表示,该院在探索实施医药分开等综合改革方面提供了好的探索和经验。
一个佐证改革成效的数字是,今年上半年兖州中医院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7%,刚刚过去的六月份,医院西药和成品药的药占比已经下降到了31%,提前两年达到了国家提出的改革目标,药物滥用和过度医疗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记者冀强
新闻推荐
政企联手共筑百姓第二道生命线 山东人保财险依托大病保险服务社会
2012年8月24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