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远景规划效果图。本报济宁7月19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吴强国)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高新区段防洪堤防(路基)工程正在进行后期维护。后期铺油和绿化工程完工后,泗河堤防路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城市交通要道。整体工程完工后,来往泗水和微山间将更加便利。
14日上午,泗河综合开发高新区段防洪堤防(路基)上已经没了压路机的轰鸣,宽约14米的堤顶一片平坦辽阔,向南北方向延伸,站在堤顶上,远处的泗河风光尽收眼底。而在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一条高约5米,宽仅6米左右的简易防洪堤。
去年10月,作为泗河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泗河高新区段防洪堤防(路基)工程先期开工。堤防(路基)工程示范段南起济邹路,北至黄王路,全长16公里。堤防结合路基建设工程一并实施。堤防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堤防工程级别设定为2级,路基参照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
按照前期的规划,后期铺油和绿化工程完工后,高新区示范段工程两侧将布置港湾公交停靠站7处、普通公交停靠站9处、临时停车站4处、公共自行车停车站8处。整体工程完工后,泗河堤防路将成为济宁东部城区一条新的景观大道。
堤防(路基)工程主要包括加宽、加固、加高河堤。堤顶宽度由原来的5、6米拓宽至现在的14米,堤顶断面为双向两车道加3米慢车道和2米绿化隔离带;堤高整体抬高2米左右。高新区示范段工程共完成清基土方27.8万方,筑堤土方267.6万方。
综合开发泗河意在建“黄金”河
泗河是济宁都市区发展中轴线,流域面积达2357平方公里,保护着济宁200万人口与212万亩耕地的生态安全,拥有丰富原生态景观资源,体现着济宁文化的发展脉络。
为全面提高泗河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2015年,泗河综合开发工程开始启动。
泗河开发利用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防洪第一、生态优先”理念,意图打造滨河景观带、特色乡村田园、河畔旅游区等亮点项目;整合泗河沿岸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沿岸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泗河建设成为美丽安澜、生态秀美、人水和谐的绿色河道,成为连接都市区各大板块的防洪安全带、生态景观带和文化旅游带。
本报记者孟杰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7月19日讯(记者于伟通讯员常广壮)济宁高新区国税局坚持“便民办税”理念,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其中,不断拓展网上办税功能,为纳税人铺就互联网办税高速路。通过...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