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古运河老豆腐坊拆迁 40年老家什当废品卖了

来源:山东商报 2016-07-25 12:50   https://www.yybnet.net/

在老豆腐坊,老两口展示摄影人当年为他俩拍摄的照片点击查看原图使用了几十年的大锅等老家什卖进了废品店点击查看原图老账本记录着豆腐坊的过去点击查看原图当年自己制做的“豆腐框”已经废弃点击查看原图向本村的年轻人赵利军传授技艺点击查看原图在古运河边,老人护理自家0.6亩豆子地点击查看原图“我做豆腐丝的手工老器具,如果谁有兴趣收藏,就给我联系!”日前,一位家住济宁古运河边的老艺人,因为村子要拆迁改造,在网上发出一条捐赠老家什的信息。

7月23日,记者赶到济宁任城区安居镇古运河边探寻这位老艺人。大雨过后,骄阳蒸腾着村庄,热浪中泛着丝丝的豆香。“信息发出后一直没有回音,村庄拆迁在即不能再等了”,今年72岁的赵行春老人正忙着收拾豆腐坊的老家什。“安居豆腐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赵行春介绍说,祖辈就使用老运河的深层地下水和上乘的大豆原料以及特有的工艺来制作豆腐丝,这里的豆腐丝细腻而筋道,味道纯正,远近闻名。他还告诉记者,当年他们的村子因在古运河边上,商业发达,生活富足。曾有民谣唱道,“开前门看粮船,开后门看花园。”赵行春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生产队的豆腐坊做会计,后来独立门户开起了豆腐坊,他一干就是40多年,见证了家乡豆腐行业的兴盛和发展。“现在力不从心,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在这里,大部分村民都以家庭作坊形式生产豆腐丝。为了提高产量大多选择了机械化、半机械化来生产。赵行春和老伴的豆腐坊成了惟一延续纯手工制作的老作坊,他成为最后一位手工做豆腐丝的老艺人。自去年以来,年过七旬的老两口因为身体原因制作豆腐丝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的晚辈都在城里上班,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摊子。今年,村庄拆迁在即,赵行春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使用了40多年的大锅、框子等老家什送进了邻村的废品收购点。记者吕廷川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特约战地记者、济宁籍战士 即将赴非洲执行维和任务

点击查看原图临近春节,回家过年成为人们最大的心愿,然而,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的275名官兵却离家更远了,他们即将启程奔赴南苏丹,开启为期8个月...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他是民族英雄2012-01-13 15:12
猜你喜欢:
评论:(古运河老豆腐坊拆迁 40年老家什当废品卖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