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临近春节,回家过年成为人们最大的心愿,然而,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的275名官兵却离家更远了,他们即将启程奔赴南苏丹,开启为期8个月的维和征程。在这共有275名成员的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中,有一位济宁籍士兵吕祥。这位24岁的维和官兵,将作为《济宁晚报》的特约战地记者,记录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的故事。
吕祥是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中唯一的一位济宁籍士兵,同时又是维和工程兵大队的一名新闻报道员。当得知自己即将启程奔赴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时,他便联系到《济宁晚报》编辑部,希望能以一名战地记者的特殊身份,向家乡人民讲述维和官兵的故事。吕祥说:“早就听家里人说,《济宁晚报》是一份咱们济宁人自己的都市类报纸,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广。我希望通过《济宁晚报》这个媒体,让更多的父老乡亲走近非洲,认识南苏丹,了解我们维和工程兵。”
1月11日,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已经顺利出征。1月13日,也就是春节前10天,吕祥所在的第二梯队即将乘机离开祖国,飞赴南苏丹,正式开始维和工作。
战乱、高温、疾病……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南苏丹环境之恶劣让人却步生畏。远赴南苏丹执行任务,维和官兵面临着武装袭扰、饮食困难、环境恶劣和疾病威胁等各种挑战。据悉,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主要担负修筑道路、桥梁、机场,构筑简易营房、防护掩体、野外工事,救治伤病员、后送和卫生防疫等支援保障任务。说起即将开启的维和征程,吕祥信心十足:“我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会用行动兑现国旗下的铿锵誓言,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济宁晚报》将开辟专栏,用最真实的图片、最质朴的文字向您讲述非洲大地上中国维和官兵的那些故事。让我们一同关注这群最可爱的人:维和顺利,早日回家。
(记者石晶)
吕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远)昨天上午,由济宁市中心血站的志愿者们自主主办了“女人如花·妇女节座谈会”活动,现场共有20余位女性献血者接受邀请来参加了活动,现场组织了猜谜语、脑筋...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