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2月28日(记者孙璇通讯员王剑王强)日前,《济宁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双修总规》)初步方案出炉,《双修总规》规定,城区“五河”沿岸地区和外围采煤塌陷地作为“城市双修”重点区域,外围采煤塌陷地将建设成为郊野湿地公园,城区五河地区将更具亲水性。
今年7月,济宁市成功申报入选第三批“城市双修”全国试点城市,并组建了以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辅的技术支撑团队。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座谈、数据应用,明确将生态修复、交通改善、公共服务、棚改安居、市政设施、风貌提升、违建治理、文化复兴作为“双修”工作的重难点。
《双修总规》确定三年计划,远期至2030年,拟实施“双修”项目为千余个,总投资约千亿元。“城市双修”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入手,将济宁建设成为“河湖共济的生态绿城、便捷舒适的宜居乐城、魅力彰显的文化名城”的“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目标。
生态修复方面细化为河道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和完善城区绿地系统等三大任务,城市修补方面细化为开展交通改善行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棚改安居工程、市政设施提升、城市风貌提升、违法建设治理、城市文化复兴等七大任务。
“城市双修”工作将城区“五河”沿岸地区、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及外围采煤塌陷地作为“城市双修”重点区域。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将城区周边的许广煤矿采煤塌陷区、葛亭煤矿采煤塌陷区、安居煤矿采煤塌陷区、济宁三号井采煤塌陷区等12个塌陷地建设成为郊野湿地公园,形成12明珠映古城的特色水城风貌。
济宁市城区五河地区将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之环、精致城市之环和多样活力之环。结合五河现状,初步认定本次双修重点地区为:小洸河,小府河—老运河,老运河济安桥向东—圣泰桥,7.1公里河流的改造,位于河流节点的汪园、浣笔园及柳春园的改造。
“现在的五河有围墙阻隔,不具有亲水性。改造的五河将建有景观绿植,拉进与市民的距离。”济宁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及项目情况,已明确济宁市城建投为牵头实施单位,进行施工图招标工作,计划明年4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开始逐步进行施工。
新闻推荐
黄屯街道金色嘉苑荣获全国首批“幸福社区”示范单位生活质量提升,居民乐开颜
居民在社区广场上跳广场舞。文/图本报记者王博文通讯员刘琦日前,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公布了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名单,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名列其中,成为济...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