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与新同学打个招呼。本报记者孟杰摄本报济宁9月4日讯(记者孟杰)3日上午9点半,国歌在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南集小学新校区第一次奏响,伴随着五星红旗慢慢升起,800多名小学生迎来了他们在新校区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作为济宁高新区解决大班额项目之一,南集小学今年新启用了一栋教学楼,教学班由原来的15个增加至30个。新学期伊始,12个教学班500多名小学生搬至新教学楼,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始,我们要收收心,尽快适应新环境,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来。”3日上午,升旗仪式结束后,在新的教学楼,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臧淑玲老师正在讲解开学第一课和新学期的注意事项,并带着学生们熟悉新的教室和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规范的桌椅、崭新的空调、一体化教学设备……新教室的一切都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这间教室有四扇明亮的大窗户,教室显得更加宽敞,视野更加好了,楼下还修了草坪,比原来漂亮多了,一楼还有个图书室。”坐在新的教室里,五年级一班的臧紫鹤显得很是兴奋,一下课就拉着同桌把新教学楼的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
“我们南集小学之前只有这前面一栋教学楼,为了解决区内的大班额问题,今年新建了这栋教学楼。”南集小学校长潘颉介绍,新的教学楼集教学班、实验室、图书室、云教室于一体,目前设有12个教学班,后期随着入学情况还将适时进行调整。“投影仪改成了一体机,云教室和实验室也会增加更多的新设备。”潘颉称,后续随着学校硬件条件的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南集小学将向着打造接庄街道东部教育高地的方向努力。
据了解,在教学区的南侧,学校还将修建一条长达250米的环形跑道以及两个篮球和小型足球场,丰富学生们的户外教学。
□现场花絮
一场师生见面会帮助学生融入班级
“大家好,我叫张致远,今年9岁了,我现在是南集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很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开学第一天,在四年级三班,一个小型的“师生见面会”正在举行,新班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都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同学们也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依次走上崭新的讲台,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没关系,大声说,让大家都听见你的名字。”站在讲台上,刚来到新班级,性格内向的陶浩然有些害羞,一直把手背在身后,眼睛不敢朝前看。“大家给她鼓鼓掌,鼓励一下她。”班主任苏潇潇耐心走到小浩然身边,轻轻在耳边说着鼓励的话,并示意她举起双手跟大家打招呼。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小浩然终于张口,轻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班上一共有45名孩子,有原本就是南集小学的,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原来的后元小学的。”班主任苏潇潇说,这届四年级三班的同学全是打乱后重新调配的新同学,为了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也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开学第一课,她就筹备了这次“师生见面会”,让大家能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来。
本报记者孟杰
新闻推荐
市二院质量持续改进暨FOCUS-PDCA训练营开班破解工作瓶颈,保障医疗安全
学员现场制作流程图、柏拉图等。本报济宁9月4日讯(记者唐首政通讯员朱国涛)为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有效...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