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允
本报通讯员杨韦拉高震
为深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按照省、市相关部署要求,从7月20日起,第三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历时四个月,以“文旅融合、惠享生活”为主题,坚持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结合、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全市城乡联动开展。活动自开始以来,济宁市突出重点、擦亮品牌、全力投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取得显著成效。
突出一个“实”字
强化领导抓推动确保组织有力
成立第三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主办,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参与联合主办,形成牵头主办和联合主办部门单位各尽其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专业服务公司具体执行的筹办工作机制。成立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第三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全面推进平台、宣传、组织发动工作。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第三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启动济宁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构建“十大板块支撑、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消费运行机制,保障消费季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突出一个“精”字
对接需求抓活动确保供给丰富
坚持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策划推出了“儒学原乡·文化圣地”演出消费季活动、“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旅游活动等十大系列文化精品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19年济宁市第三届新创作优秀小型剧目汇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宁杂技城启用仪式暨第十三届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颁奖典礼、“祖国颂”——济宁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市书画作品展先后拉开帷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季的内容;以尼山圣境景区为代表的旅游景区首次参与消费季,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消费空间,自7月12日尼山圣境启动“夜游尼山”活动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受到市民追捧。特别是第三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尼山圣境举办,在全市掀起了享受文化、共建文化、感知文化的热潮。
突出一个“惠”字
创新方式抓引导确保群众受益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文化消费走进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惠民惠企。一方面,政府直接投入,通过发放专项引导资金直接补贴消费端等措施,让群众享受文化消费的实惠。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引导企业加大文化惠民投入力度。今年,在发放通用券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点文化旅游活动定向券,进一步鼓励企业促进文化消费、实施文化惠民。截至目前,先后共有70家企业、388种文化旅游产品申报入驻市级消费服务平台,市平台累计发放了四批优惠券共计150万元,领取优惠券927625元,使用优惠券526225元,带动消费580余万元。
突出一个“广”字
搭建平台抓宣传确保氛围浓厚
充分利用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齐鲁壹点等媒体、移动客户端等建立全方位资讯、消费、互动平台,对济宁市消费季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有效提高了消费季活动品牌的认知度。为营造浓厚活动氛围,在城区14个重点公交站点投放固定平面广告,在城区核心商圈——银座商场外墙LED大屏投放了每天260次循环播放的宣传广告,提高市民群众的知晓度。下步,将集中制作100个宣传展架,计划十一期间在城区万达、贵和、运河城、苏宁、市文化中心等城区重要商圈和文化场馆进行集中投放,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消费季活动。
新闻推荐
我是一名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进入劳动监察队伍二十多年来,我从“小年轻”成长为“老监察”,也见证了人社部门用实际行动维护劳...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