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1月29日讯(记者张慧)29日,济宁举行2019年冲刺四季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硬创(济宁)智能制造产业园奠基。全市冲刺四季度新旧动能转换集中开工项目共45个,总投资161亿元。
当日上午,在项目奠基现场,挖掘机、卡车一字排开、蓄势待发,济宁高新区为项目开工做好充足的准备。硬创(济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翟现民介绍,项目奠基仪式,标志着硬创智能制造产业正式落地济宁高新区。园区一期规划建设6万平米,包括工业厂房、产业办公、交互中心等,首批项目力争2020年5月投产。
硬创(济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聚焦物联网硬件孵化及加速和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生态平台,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米,主要涵盖硬件孵化、硬件加速、智能智造三大板块。建设内容包括清洁能源类智能取暖设备、矿热机等产品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家居家电类智能盥洗、干衣护理、集成厅吧等创新产品研发制造;智慧筑居类建筑产业化自动化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等解决实施方案;同时建设智能硬件孵化加速平台、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
“本次集中开工是第六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计11个,总投资50.1亿元。”在开工仪式上,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介绍,硬创(济宁)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带动高新区和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本次开工项目共涉及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层次较高、带动能力强,对促进全市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项目,不仅让项目开工好、落地好,更要让项目在济宁扎根。”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亚栋说,2019年以来,全市共开工204个重大项目,投资近千亿元,高端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为济宁市下一步新旧动能转换打下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范培倩法桐,学名悬铃木。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抗城市污染及抗酸碱能力,且耐寒、耐涝、耐旱,易繁育...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