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华斌再次来到南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在那里康复的残疾患者。为残疾康复患者送来科学的康复知识和专业的康复指导。
王华斌到达社区服务中心后立即投入对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当中,面对每位残疾康复患者,他都耐心指导,亲身示范。不但从身体上指导残疾患者进行康复,而且从心理上帮助他们疏导。每位来社区服务的残疾康复患者都把他当成亲人一样。
今年9月初,王华斌接到省派对口帮扶支医任务后,就第一时间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了解康复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继广的介绍下,王华斌掌握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学科的详细情况,通过查看、访谈、听取情况介绍,他深深感受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实际困难和发展瓶颈,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条件与他想象的相差较大。为此,王华斌与赵继广开展了一次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大讨论。打铁需要自身硬。王华斌和赵继广商量先从康复医学科的硬件着手,对康复医学科康复功能区进行了全面科学整改,同时,王华斌对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强化康复技能知识培训,让每一位医护人员掌握过硬康复本领。硬件好啦,医技水平也提高了。王华斌和赵继广就从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几个月的整、改、学、研、教等一些系列针对性措施,南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学科成了远近闻名的理想康复之地。目前,每天接受近30名残疾患者进行康复。
正在进行康复的李先生今年37岁,去年因车祸导致残疾,出院后来到南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目前已经能扶着墙慢慢行走,康复比较理想。陪着李先生康复的家人每每握着王华斌主任的手都激动不已。王华斌告诉记者:“对每一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的残疾患者,我们都是重新进行病情评估,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建档建卡,跟踪服务,在器械辅助康复的基础上,再施以心理疏导、中医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进行全方位康复,让残疾患者早日康复。真正实现‘康复一人,幸福一家’的目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杜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科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康复环境和条件改善了,而且科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每位医护人员都是工作热情高、干劲足,我们视患者亲人,对每一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的残疾患者,我们都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其他方面,只要有助于残疾患者康复,我们苦点、累点都心甘情愿,看着残疾康复患者一天天变化,一张张笑脸,我们从内心感到高兴。”
据了解,南张街道现有残疾人3000多人,中心承担残疾康复压力大,任务重,自从王华斌对口支援帮扶以来,中心康复医学科焕然一新,彻底改观,康复的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一定的康复标准,残疾患者实现了不出社区就能康复的愿望,康复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康复患者的一致好评。为解决残疾康复患者康复难、康复贵,王华斌主任又协调任城区残疾对接实施康复惠民配套项目,大大降低了康复患者的经济费用,缓解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在南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过程中,无论何时都能看到王华斌匆忙的身影,不是指导中心医护人员康复技术学习,就是和康复患者疏导心理情绪。在他看来,对口支援帮扶不能简单的走过场,而是把先进康复技术和先进的康复理念传授给基层康复医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另据了解,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对残疾康复患者进行一系列义诊活动。
记者山进通讯员朱国涛摄影刘传伏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刘乾居昌落)近日,济宁市儒风教育联盟第八届教育研讨活动在太白湖新区北湖第二小学举行。济宁市教育科学研...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