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大二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登上了热搜
当事人华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唐同学在B站发布《坐公交从上海飙到北京》
这条近16分钟的视频截至目前,已有近140万播放量这个在公交车旅程中感受祖国发展和成就的唐同学
是一名00后
曾经历汶川大地震
从那样的阵痛中走来
他说这更让自己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并懂得感恩图报的人!
昨天,恰巧又在乘坐公交的唐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这次事件的当事人
他愿意接受少量媒体的采访
披露更多的信息
不是为了让自己带来更多流量
而是希望打破更多人对“公交”的刻板印象
也用这样一次旅行视频
让网友共同感受祖国的伟大!上海到北京,飞行时间只要2小时
一名00后大学生
却选择换一种方式到达
总共耗时六天五夜
这个刻意放慢的步伐
倒也带来别样的感知
唐同学利用五一小长假的放假时间,从4月29日起坐公交从上海奉贤出发,5月4日抵达了北京路庄。其间,几乎全程坐着公交车,完成了1810公里的旅行,车票共计381元。
他将自己从出发到结束的所有行程用视频化的方式完整展现,第几天,几点到几点,搭乘哪一路公交,一共多少站,一班多少公里,总里程多少,票价多少等,都进行了详实记录。根据视频显示,唐同学从上海出发,先后途经苏州、无锡、泰州、扬州、淮安、宿迁、徐州、济宁、泰安、济南、德州、衡水、保定,最终来到北京。
在B站上,每当画面切换至一个新城市,弹幕便会飘过“xx人民欢迎你!”不少网友都对此给出大大大点赞!
有很多赞叹勇气
赞美青春说走就走的评论更有切实感到祖国发展的点赞
对此,唐同学说
这更是他所认为视频传播的意义
“公交车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便利,通水通电通公路,我觉得,这就是最崇高的人文关怀。也或许,只有亲身走一遍,才会感受到我们国家公交体系有多么四通八达。”旅途中,从南到北
建筑风格、地域风貌、老百姓的方言习俗
一路发生变化
先前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
活脱脱地被感知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水平的发展
也在激励唐同学学有所成
为国贡献青春之力
“特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发达的跨市线网,将多地的公交线网紧密地联系起来,原本“三不管”的交界地带,变成了交通枢纽,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丰富了出行选择和出行方向。这就是公共交通发展的见证,这就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蓬勃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公交体系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衔接,这是伟大祖国的伟大成就。”
实际上,他原本就是一个地理迷,这次的行程是花了五六天策划的,通过手机地图的邻区县查询,将漫长旅程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进行“拼接”。
同时,唐同学为自己准备了轻量的背包,一块两万毫安的充电宝,还有一些压缩饼干,在他看来,旅途总体还是舒适的,也基本符合自己在地图上的测算和对时间的把控。
这一路上也不总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未知和意外的。在苏鲁省界,公交不相连的地方,唐同学只能改坐“火三轮”。五一期间,有一段公交等了几趟车没能挤上去,最后只能打车了。他也丢过相机,途经河北保定时,因为相机出现故障临时换用手机拍摄。直到第二天抵达北京时,才发现相机已经遗失。为了找回,一度不停回忆丢相机那天坐过的所有公交车,一个个打电话,最终在公交车公司找回,这让唐同学更感受到人情之暖。其实,这也并不是唐同学第一次坐着公交旅行。2019年,他就曾坐着公交从上海前往南京;今年3月,他也曾尝试从温州坐车到上海,两次乘车的全过程也都发布在了B站上。
唐同学告诉记者,今年8月,他将去德国开始一段留学时光,届时,也会在当地体验公交,如果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允许,他也期待完成跨国的公交旅行。这样的旅行
你觉得如何?你想尝试吗?
原标题:《这位00后up主,为何“坐公交从上海飙到北京”?网友:中国交通是真发达》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转变发展模式 勇担社会责任 记济宁市金泰利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张波
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张扬2020年,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了上下游市场,但济宁市金泰利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仍获得年...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