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王旭)漕河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因地制宜,把发展产业作为重要抓手,把产业发展转化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走出一条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探索、推广“一引四联双受益”新模式。管口村位于兖州区漕河镇西北部,有389户、1605人,耕地1800亩,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服务队自进驻以来,管口村通过以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最大资源,以国家级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为契机,联农户、联技术、联市场、联社会资本,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群众双受益,探索出“一引四联双受益”模式,高标准打造强村富民产业,成功打造、推广了管口村“一引四联双受益”集体经济发展品牌,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为进一步将村集体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以龙头效益带动产业发展,服务队通过认真调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以管口村为主体,李家村、谭家岗村、歇马亭村等8个村共同合作成立兖州春禾农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打造漕河镇西北平原带蔬菜大棚特色种植区,建设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葡萄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良种繁育区、商品粮种植区、综合实验区、有机肥生产区,努力打造“一园六区”的万亩产业布局。该项目计划投资400万元,目前服务队财政帮扶资金共投入200万元,争取协调扶贫资金80万元,通过该项目实施,每年为村集体创收60万元,项目可带动管口及周边8个村贫困户90户,每户每年分红900元。
凝聚合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做好产业项目的同时,为争取多方合力,服务队积极与兖州农商银行对接,与该行合作成立了漕河镇管口村“金融服务小组”,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以“漕河镇管口模式”为蓝本,创新推出了“双富贷”绿色贷款产品,截至目前为管口村村集体发放贷款50万元用于产业经营,累计为全村承包土地规模种植的农户、创业个体工商户等发放经营性贷款21户、316万元。
新闻推荐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社会教育活动案例评选。济宁市博物馆“‘相遇’教育实践活动”经专...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