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说说咱老乡孔夫子,说说咱老乡孔夫子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0-02-03 10:43   https://www.yybnet.net/

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正在热映,在全国也掀起了一股孔子热。

孔子是我们的 “老乡”,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被称为 “至圣先师文宣王”。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先搞清楚孔子的名字

孔子的姓,追溯到先祖是“子”。其远祖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商朝灭亡后被封为宋国的宗室。孔氏一族,是自孔子的六世祖起,才姓的孔。孔子的曾祖父因躲避内乱,举家移居到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从此孔家就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名,叫“丘”,他法定的姓名应为“孔丘”。丘这个名有些来历,相传是孔子之母去附近的尼丘山祈祷,然后就怀了孔子,因而得名。又一说是,因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凹下,酷似尼丘山,故取名为丘。

至于我们通常所称的“孔子”,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学问高深之人的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等都是。

孔子的父亲,史籍上习惯称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的一名低级武官,武功超群且十分英勇,曾在一次战斗中,用双手托起城门的千斤闸门,掩护战友撤退。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有人根据这个“野合”,判断孔子是一个私生子。不过也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叔梁纥在64岁时,娶了20岁的年轻女子颜氏,两人年龄过于悬殊,于礼不合,所以被称作“野”。

孔子在家里男孩中排行第二,因此他的字,叫“仲尼”。仲,就是“第二”的意思。

他并不讳言草根出身

孔子的生年,是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今年是他诞生2561周年。孔子生在东周的春秋末期,那时文化多姿多彩,他的家乡鲁国又是出了名的礼仪之邦,这对于他后来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了,家境随之堕入贫困。到17岁时,母亲颜氏又去世了,从此,他就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去打拼。

孔子并不讳言自己的苦出身,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据说还做过乡间乐队的吹鼓手,别人家有丧事,他就要去帮忙。后来他投到大夫季孙氏门下,做了一名“委吏”(管理仓库),稍后又任“乘田”(管理牛羊),都是不起眼的小官。

生活虽苦,但他志向远大,15岁时即“志于学”,到20岁时就以“博学好礼”而闻名鲁国。他的儿子出生时,连国君鲁昭公都派人前来道贺,送了他两条大鲤鱼。孔子就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孔鲤”。

孔子发愤苦读,果然“三十而立”,开始自己授徒讲学了。凡有送上一点“束修”(作为见面礼的腊肉)的,他就收为学生,连一些鲁国大夫也前来向他学习礼仪。孔子办学,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开了私学的先河。

武功高强重感情

在孔子的那个年代是崇尚武术精神的,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一般都会武艺。孔子继承了其父亲的英勇,他的身高也达到了九尺三寸(大约在190厘米左右),身材魁梧而且臂力过人,他腰间还经常佩带一把宝剑。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饱受刁难和欺负,他经常练剑,而且他十分赞成读书人学习武技。

孔子还向他的弟子们传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艺指的是:白失、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科,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射箭。同时,孔子也涉猎过兵法,他弟子子路也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所以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是会武功。

孔子虽然整日忙于政事或是教自己的弟子,但对自己的儿子孔鲤管教甚严。

一位邻居曾问孔鲤:“我看你父亲整日忙于政事,要么就是和他的弟子们谈书论事,也不怎么教你知识啊?”孔鲤答曰:“我父亲已经教我两条做人的道理了。”孔鲤就给邻居讲了他父亲教他知识的事。一日,孔子遇见孔鲤便问:“学诗经否?不学无以知。”鲤答曰:“未学。”鲤退而学诗。数日后,孔子再遇孔鲤问曰:“学礼否?不学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孔鲤说:“诗经教我如何做人,礼教我如何懂得礼貌,与人相处。父亲虽未教我很多东西,但却教给我做人两大准则。 ”

后来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被人围困于山中,其弟子叫他先逃,孔子却表示愿与弟子们一起丧命于此也绝不自己苟且偷生,这也足见孔子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机智果敢地处理外交事务

自鲁宣公之后,鲁国的国政,就操控在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手中。因为三人都是鲁桓公的孙子,故称为“三桓”。孔子对三家的这种僭越行为,表示很愤慨。后来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就去了齐国。

可惜齐国的国政也操于权臣之手,孔子没有找到仕进之途,便又返回鲁国,“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一直到鲁定公九年 (前501年),51岁的孔子才被任用,当上了“中都宰”。中都,在今山东省的汶上县;“宰”就相当于县长。因为政绩突出,第二年就跃升为司空(建设部长),随后改任大司寇(司法部长)。

不久,齐鲁两国的国君举行“夹谷之会”,孔子担任鲁定公的助手。在外交活动中,孔子机智果敢,粉碎了齐国想用武力劫持鲁定公的阴谋,还迫使齐国归还了侵占的汶阳之地。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准备抑制“三桓”势力,提出了“隳三都”的计划,要拆掉“三桓”在各自私邑逾制修建的大城,但最终只拆了两座城墙,余下一家因进行了激烈反抗,故而没拆成。

自强不息理想高

孔子晚年专注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让孔子很有些伤感的是,孔鲤、颜回、子路竟先于他而离世。鲁哀公十六年 (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岁。

孔子一生安贫乐道,在周游途中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在周游列国时,几次被困,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其时奴隶制的政治经济秩序已不能维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纷纷登上舞台,诸侯互相征伐,宫廷篡弑迭起。在一片混乱之下,孔子渴慕西周之礼,希望建立以“仁”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他的政治理想就是“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将德与礼施之于民,打破“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消除贵族和庶民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

孔子整理了大量典籍,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此外,孔门弟子还根据孔子的言论编撰了《论语》一书,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孔子死后,他的弟子热心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政治思想,他的关于“仁”的伦理观,以及他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了全民族的精神遗产。

孔子的一生,是勤于思考、自强不息的一生,后世尊他为“至圣”、“万世师表”,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游列国“若丧家之狗”

在鲁国,孔子感到终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10多名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是年,孔子已经55岁了。

孔子先到了卫国。刚开始受到卫灵公的礼遇,但后来卫灵公听信谗言,对孔子起了疑心,孔子为避祸而前往晋国,结果在路上两次被困,又逢晋国发生内乱,只得再返回卫国。在此期间,他出于礼节上的考虑,去见过卫灵公的夫人、美貌而多情的南子。此事至今仍众说纷纭。

孔子终究还是离开了卫国,经曹、宋、郑至宋。宋国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又微服跑到了陈国,这一年孔子已60岁了。在陈国住了三年后,遇到吴国来攻,孔子只好又带着弟子离开。

据《史记》记载:最后是楚昭王慕名来聘孔子,陈、蔡两国的大夫怕楚国一旦重用孔子,将对本国不利,就指使服劳役的人围困孔子,致使孔子师徒绝粮七日。最后子贡去找到了楚国人,楚国人扬言要派兵来迎孔子,师徒们才得以脱身。楚昭王以隆重的礼节迎接了孔子,但并未给他官做。不久楚昭王死,孔子就在64岁时又返回卫国,受到“养贤”的礼遇,但仍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弟子冉有回到鲁国任职,率军战胜齐军。在冉有的努力下,鲁国将孔子迎回,尊以“国老”,但终未重用。

新闻推荐

临沂北站预留南北高铁接口

8月26日至27日,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曲阜至临沂段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8月31日,记者在临沂市地方铁路局了解到,鲁南高铁建设将会给临沂人民带来两大惊喜:泗水南站采用“取直”线路优化,可减少...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说说咱老乡孔夫子,说说咱老乡孔夫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