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刘运涛马小强
每天早晨7点,第一个到电网生产一线的人是他;连续十几个小时一直坚守现场的人是他;不论寒暑周末坚持加班的是他;接到抢修电话第一个冲到现场,挽起袖子就干的还是他。
他,就是曲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李士军,济宁供电公司首届劳动模范,大伙儿公认的“老黄牛”。这种工作状态,他已默默坚持了20年。
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供电系统内任务最重的部门,就是负责整个电网运行的运维检修部。而李士军,就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5月20日,在曲阜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办公室,平均两分钟一个电话,通常是手机和办公电话一起响,他接完这个接那个,期间还不停有工作人员来找他看电路图,看材料配档表,签字,盖章。记者采访,他甚至说不完一句完整的话。
“这就是老李最正常的工作状态。”运维检修部党支部书记徐虎告诉记者,近20年来电网高速发展,而作为孔子故里、国际级旅游城市,曲阜的电网建设任务又特别繁重,老李就是曲阜电网发展的执行者和经历者。
1995年,刚毕业的李士军被分到生产一线,因为他特别勤快,学习又认真,所以老傅们都特别愿意教他、带他。“最开始那会儿是无载调压变压器换有载,经常干通宵。冬天冻到手肿得厉害,夏天在野外晒到头晕眼花,还经常一天一夜泡在工地。”李士军回忆,1997年,曲阜实现全部使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全国领先。
就这样几乎每天风吹日晒,李士军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配电项目,一直到2006年,他从变电检修班调到了运维检修部,“就是从单纯的一线配装岗位到了具有管理性质的岗位。”李士军说。实际上,由原来拿着线路图施工,到不仅要懂得施工技术,还要勘察、作图、操作调控和运营,这下他更忙了。
南泉35千伏数字化电站、开发区11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防山11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南辛35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这些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电网项目赫然列在李士军的成绩单上。
“老李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来最早,走最晚,早晨8点半上班,刚过7点他就到了,晚上就更是晚到没点。因为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他经常在身边带一点饼干,饿了就嚼两口。”徐虎说,公司上到历届领导,下到生产班组,提起李士军,都说他是个无比勤恳的‘老黄牛\’。”
事无巨细精益求精
“这几张不是太清晰,需要重新打印。”工作人员李勇拿了一摞打印的电路图备案请李士军盖章,李士军边接电话边逐张查看,没有半点马虎。
“可能是模板的问题,打印好几次都这样。”李勇解释。
“那不行,这样一来不清楚,影响审阅查看,二来很不专业。”李士军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定。
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事无巨细,李士军都如此较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在所有人看来,这也是他很“牛”的一个方面。
“当初带我的师傅们都非常敬业、非常仔细,有任何问题,当天就得解决,不能拖,也不能凑合。对于电网设备,师傅们常说,‘你糊弄它们,回头它们也会糊弄你。’”李士军说。
“李主任的一丝不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参加工作才两年的张龙龙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给峪口线10千伏配电线路改造工程做设计图,因为峪口线在曲阜市最北边,又穿越山区,他就没有到现场去测量,而是用专业做电路设计的电子地图进行测量,但电子地图和实际标示并不是完全相同,一些生长作物没有显示。
“这种错误是要影响工程进度、推迟供电的,李主任知道后,严厉批评了我。我意识到,做供电人,真的不能有一点点马虎,他批评我是为了电网安全,也有助于我成长进步。从那以后,我就学着跟李主任一样,边作图,边到现场查看情况,确保万无一失。”张龙龙说。
每个改造或建设项目完成、通电之前,李士军都要一遍又一遍地整理、检查,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接线头,他都反反复复确认。“安全送上电的那一瞬间,我才觉得能静下心来,整个过程很充实,我也乐在其中,内心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大家对他一百个放心
“现在电网一般都非常安全,出状况的情况比较少。但只要出现问题,老李总是能第一个赶到现场,凡事亲力亲为,宁愿自己累着,也不麻烦别人。”徐虎说。5月13号晚上近11点钟,曲师大南校区附近的配电箱出现了问题,李士军第一个赶到现场查看,挽起袖子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他才回家休息。
而像这样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中医院附近跳闸,郭村变电站二次回路出现问题,李主任都是最早到,最后走,十多个小时泡在现场,连饭都顾不得吃,却让别人回去休息。”张龙龙说,“我们让他歇会儿,但他总是说,自己身体素质好,没事儿。”
在平时的工作中,李士军待人特别亲切,只要同事愿意学,他都乐于分享自己的本领。“比如说配电柜内部接线吧,李主任边讲解边示范给我们几个新人看,大伙儿就学得很快。”张龙龙说。
在生活上,李士军也关心照顾他人,徐虎告诉记者,前年冬天,他和同事刘康因交通事故住院,每天不管再忙,李士军都要到医院走一趟,看看他们的恢复情况如何,还叮嘱他们慢慢养伤,工作上的事儿他都帮着处理了。
“老李在这个位置上,电网建设任务重,工作量大,每年经他手的建设、改造资金达到两亿元,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楚,每一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对待工作全力以赴,所有人对他都一百个放心。”徐虎由衷地说。
新闻推荐
□通讯员王文函于颖记者孟一报道本报曲阜讯为使贫困儿童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日前,曲阜市陵城镇举行基金募捐仪式,设立贫困儿童关爱基金进行定向救助。据了解,贫困...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