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吕光社孟一
通讯员于惠报道
本报曲阜讯“为了让后母吃上活鲤鱼,王祥不顾天寒地冻,脱掉衣服就趴在了冰面上。突然,冰面裂开、鲤鱼蹦了出来……”6月25日下午三点多,在曲阜“书香曲阜”公益图书馆里,孔庆生把连续讲了三天的《二十四孝故事》又重复了一遍,4岁的小孙女靠在他怀里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六月的气温越来越高,刚开馆没多久的公益图书馆让孔庆生有了看孩子的新去处。“这里不光有各种国学读物,还有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绘本。”一直注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孔庆生直言,现在很多图书馆主推的娱乐和收费项目渐渐偏离了读书的本质,关注传统文化才更有意义。
作为曲阜市第一家公益图书馆,占地500平米的“书香曲阜”于5月22日正式开馆,馆藏的两万多册国学读物均零门槛向所有客人开放,并在试运营后升级为24小时开放模式。与此同时,图书馆内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开笔礼、古琴教学等传统文化活动,丰富了其内涵。
“在进行景区讲解时,不少导游反映游客对儒家思想文化越来越感兴趣,纷纷要求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孔德铭说。她是曲阜一家导游公司的负责人,谈及设立图书馆的初衷,她表示一方面是想给400名导游员提供一个学习充电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想营造一个全民阅读国学景点的氛围,用更加丰富的业态服务本地人和到访游客。
为鼓励多种形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曲阜市图书馆还针对“书香曲阜”缺少进书渠道的问题提供了专项扶持,将其定为市图书馆的“流通借阅点”,市图书馆的13万册藏书由此成为“书香曲阜”的后援资源。截至目前,已经有7000册国学书籍搬进了公益图书馆。
据曲阜市图书馆馆长孔德安介绍,自2014年开始,曲阜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图书馆+书院模式”,以市内大小图书馆为载体开展多种活动,传播儒家文化。为此,图书馆不仅开放了琴棋书画四个活动室,不定期地组织体验活动;还增设了儒学讲堂,请专家讲儒学课或播放儒学相关视频;同时,利用图书资料优势建起了国学阅览室。
中尼琴社社团团长杨景河经常和团员到图书馆进行古琴和古筝展演,他们边讲解边指导,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乐器和相关知识。
曲阜市图书馆馆长孔德安说:“儒学只有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内化为一种指导行为的力量才能发挥现实作用,图书馆理应承担起这样一种职能。24小时公益图书馆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更体现了曲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新闻推荐
工商银行依托“融e联”打造移动金融社交服务平台工银“融e联”APP是工商银行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沟通服务方式移动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自主研发推出的移动金融社交服务平台,于2014年底推...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