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曲阜 > 正文

古商城开发:留住百年商埠历史

来源:今日周村 2019-09-27 07:47   https://www.yybnet.net/

魁星阁修缮保护现场周村古商城如今已成为周村文化与旅游的一张名片,但是在十几年前,作为昔日繁华的商业街,这里却有些破败。为了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开发特色旅游,古商城开启了开发保护之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专门拜访了当年古商城开发保护负责人尚志胜以及负责旅游宣传的高云,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分别从不同视角鲜活细腻地讲述了古商城开发保护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过程。

新官上任

2001年,周村区成立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编制5人,尚志胜任主任,亓涛任副主任。

上任伊始,尚志胜先到街上摸底。当时大街上五金电器店铺林立,可谓是五金电器一条街。他转了一圈,满眼破败不堪的房屋,横七竖八的广告牌,纵横交错的电线杆,各种临时建筑堵得道路不成样子,他在心里默想,这可怎么开发?后来,与居住在大街的老人们聊天,他慢慢地了解到大街的历史、大街的故事,发现周村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进而被深深地打动了。他暗下决心,既然区里让他来负责这件事,他就应该做好,让百年商埠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目标明确、信心坚定之后,尚志胜开始考虑配齐队伍的问题。他先找到了时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马鸿基,询问副主任亓涛何时到位,由于当时亓涛忙于王村松龄书院万卷楼的布展工作,还不能马上到岗。过了一月余,亓涛正式入职,办公室就有两个人了。他们从老建委要到一间办公室,借了4000元钱买了些桌椅沙发,终于有了一个办公的地方。

办公室共5个编制,还有3个空缺。尚志胜找到当时的区房管局,时任局长毕金先非常支持,将余超和刘海鹏两名同志派了过来。他们又把梁军从城管队抽调过来,这样凑够了5个人。

从9月份办公室成立到11月份人员、办公设施基本配好,此时该考虑冬季取暖问题了。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取暖的设施。梁军就把家里闲置的一套暖气片搬来,然后买了个炉子和1吨煤,把暖气片安上,取暖问题算是解决了。2003年,又从城建开发公司抽调高云到办公室,她是第六个过来的。

边学边干

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的所有人员都不是旅游专业的,他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可以说对旅游一无所知。在采访过程中,高云不止一次地感慨,所有人都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每个人都积极向上,大家那种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热情非常高涨。

6个人各有所长、分工明确,余超同志对大街内部的东西比较了解,负责收集、整理;亓涛同志负责布展;高云同志负责挖掘历史资料、写导游词;梁军同志主要负责旅行社业务等。大家分工不分家,遇到事情一起上阵。

高云回忆,那段工作经历对个人成长帮助很大,搞一次活动,从策划到最后实施,包括来宾、食宿等完全由一个人全盘负责,其他人都听他调度。尚志胜主任当时说,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全才。

整顿环境

由于大街上电线杆混乱,尚志胜提出要将所有的线路入地,通俗地讲就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电线由电力公司负责迁移入地,广电、电信等线路由广电局、电信公司各自负责入地,自来水管线由自来水公司负责,污水管道由市政公司负责,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负责总协调。向市供电局争取了800万元专项资金把大街上所有电缆全部埋到地下;市政公司把各个院落的污水管接入了城区污水管网;自来水公司对自来水管线进行了改造;广电、电信等线路能入地的都入地,不能入地的就贴着院落后面走,从街上看不到了。当时这条街挖了好几遍,共4米宽。供电公司说起码要1.5-2米,电信公司说不能跟供电部门用同一个管道,因为会互相干扰,供电部门挖完,又挖一条沟给电信部门。之后自来水公司表示不能跟市政用同一条管道,污水管道破裂后有可能污染自来水。这样一来挖了4遍,工程于2001年春节完成。那时下着大雪,尚志胜告诉施工单位,上了冻也得把沟填起来,让老百姓过年走亲戚方便。经过一番紧张施工,春节前把管线都入地了。来年春天,冻土化了,街上的石头翘了起来,后来又重新铺设。

为治理广告牌,尚志胜找到了城管执法局,局里派来30个人,从街北头开始,把外面的广告牌全部清理干净,整条大街这才亮堂起来。

由于年久失修,大街上的许多古建筑破损严重。尚志胜他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竭尽全力恢复古建筑原貌,也是采取“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这些房子大部分是公房,区房管局为这项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两三年的时间投入了七八百万,对这些房子进行了全面整修。

古建筑的维修非常专业,他们也不懂行,就把原来一建、二建公司的几个老师傅聘来,靠在现场指导,一干就是好多年。

建设过程中,古建筑的骨架如何保持原样,让他们颇费周折,最终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于柱子都坏了,就找工人用千斤顶、钢管将屋梁全部支起来,再把柱子抽出来换成新的,然后慢慢落下来。这是很冒险的做法,庆幸的是最终成功了。上面的房顶、屋瓦、大梁没动,下面的墙都换成了新墙,用的却都是旧砖。大街上的房子看着古色古香,就是因为整修时用的旧砖。那时候旧砖比新砖贵,新砖7分,旧砖1毛。他们只要打听到哪里有拆房子的,就去买人家的旧砖。汇龙街保留的旧城墙,里面用石头砌成,外墙全贴的旧砖。

借钱开发

古商城开发保护需要大量资金,办公室拿不出钱,又不能贷款,尚志胜就到处借,先后借了150万。2004年的时候,实在揭不开锅了,他们几个人就把家里的房子作抵押贷了几十万。到了每月还款,有时实在还不上,就违约了。尚志胜心生感慨,干了这么些年,觉得挺对不起同志们。

大街南边那一片拆迁需要大量资金,尚志胜就找到区房管局时任局长毕金先,提出开发办出钱,房管局负责拆。毕局长很痛快地答应了。可是钱从哪里来呢?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当时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由鲁王公司担保贷下来100万元,再找曲阜设计院做图纸。区房管局把大染坊对过沿街房、淄博艺术博物馆以及南边广场那一片都拆了出来。淄博艺术博物馆那个地方原来是民宅和破旧厂房,拆了以后规划建了现在这一片。

戏台那个地方当时属于商业局,正冲着大街,面积很大,评估得几十万。尚志胜安排梁军去谈,人家问是公家的事还是个人的事,公家的事就评估,如果私人买就再商量。他们说是自己买,最后定的价格大约是5万,他们就赶紧给钱,然后签了协议。回来当天晚上就让人给拆了,这一下省了不少钱,然后才盖了戏台和周围的房子。那段时期一门心思搞建设,区里下通知、发文件有时不包括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这个单位,就那么踏踏实实干了两三年。2004年纪念周村开埠100周年的时候,南边的艺术博物馆已经建好,大染坊、票号展览馆、民俗展览馆、千佛阁、三义堂都完成布展,这样就有七八个景点了,初步具备了对外发展旅游的条件。(下转六版)(上接五版)

恢复寺庙

老干局搬走后,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把千佛寺这一片围起来,想办法恢复寺庙。在修后边大殿的时候,把墙上木龙骨拆下来,尚志胜注意到里面砖的颜色跟周围不一样,就让工人把那些砖掏出来,竟发现整面墙上全是佛龛,在中间位置找到一尊小佛像,有二三十公分高,请山东大学的教授来鉴定,确认是康熙年间的。其他小佛龛里掏出一些小纸条,是当年国民党部队在此驻扎时领取军需品的收到条。

西边的罗汉堂,当时东山墙、西山墙上都有壁画,他们请专家用胶固定住。还在梁顶上发现了“山陕会馆集资修建”字样,这充分证明了周村山陕会馆的存在。这个殿梁上的彩绘,凤在上龙在下,尚志胜猜测可能是在光绪年间重修过,现在去还能看见那些壁画。

千佛寺建筑基本上是按照西边道教、东边佛教布局,前边建有山门、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佛像是请山西匠人做的,那些小佛龛包括塑像是比着山西世界文化遗产双林寺那些泥塑制成,做得栩栩如生。塑像干了以后才能往上画彩绘,当时大家整日整夜加班,终于赶在周村举办开埠100周年纪念活动前建好。

尚志胜介绍,在恢复建设千佛寺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弥勒佛像。画上彩绘以后,周村电视台在那里做节目,摄像机对准佛像,就感觉弥勒佛好像在说话。节目播出后,老百姓议论,怎么从电视上看那个佛像在动呢!后来他们拿着摄像机到庙里拍,佛像的嘴确实象是在动。二是西边设了一个三义殿,塑了刘关张三尊像。从临朐桃园里挪了三棵桃树种在那里,结果到了第二年桃花盛开的时候,三棵树大小枝头绽放着白、红、粉三种花,并且分布十分均匀。后来有一棵桃树死了,又换了一棵就没出现这种情况。三是罗汉堂的门。2004年9月4日给罗汉堂开光,两天后工作人员发现殿门自己开了。这里是五间大殿,有3扇门,东西两个门都用柱子从里面顶住,人从中间这个门出去锁上,结果连续3天,西边的门都自己开了。第3天,尚志胜让司机早点去看看是不是这样,结果那个门确实是敞着的。

探寻旧物

为了给景点布展,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的同志们利用周六、周日到黄河以北的惠民、阳信等地区收桌子、椅子、板凳、瓷器等旧家具、老物件。

高云对此记忆深刻,当时那边路况不好,借的那辆旧车经常半路抛锚,他们不得不下来一起推车。有时人多坐不开,梁军就开着自己的车去,前面挂着一个大铃铛,一路上叮叮当当地响,高云形容就像坐在破驴车上似的,这样一坐就是好几年。

到了那儿,去村民家里一家一户地走。要是看上一样东西,先不给人家钱,就写上某某某200元,再看上一件就写上某某某250元,贴在要买的物件上,回头雇个车一块儿拉走。当时有一些老物件没运走,好几年过去了,高云有次去看,老物件还在那儿摆着,上面写着“刘海鹏200元”。

去一趟一般要用一天,每次去都要提前买好方便面,因为那边村里没有饭店,只能拿方便面充饥,坐在人家门口,借个暖瓶倒点热水,几个人围在一起吃泡面。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大家早上出发,看到亓涛主任脸色不太好,高云就说:“亓主任,怎么看你嘴歪着呢?”亓涛说没事,回去再说吧。结果晚上回来去医院一看,中风了。他只休息了几天,就戴着口罩、帽子,又带着大家上路了。

周村开埠100周年之前,大街并未正式对外开放,游客不多,也没有导游,来参观的都是领导和专家。在大街负责讲解的是尚志胜、亓涛、高云3人。随着参观人数增多,他们的解说任务也越来越重,有时一天要在街上来回跑七八趟。高云认为到这里参观的专家领导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必须得让他们讲一讲。所以她准备了一大堆问题,只要专家来参观,她就一个一个地请教,学到了很多知识。

景区开放之后,游客参观就有专职的导游解说。刚开始古商城请不来好的导游,招聘条件也不高,要是能碰到一个从旅行社过来的导游,简直如获至宝。后来,随着古商城旅游日渐升温,导游队伍不断扩大,招聘条件也有了硬性要求,讲解水平不高的导游慢慢被淘汰,现在古商城的导游在全省已经很有名了。

身兼导游

宣传推介

高云回忆,有一次她跟着市旅游局参加天津推介会,谈起周村古商城大家都不知道。高云心里很失落,自己和同事付出那么多,结果距离这么近的天津都不了解古商城。当时要求面对天津市旅游局和当地所有的旅行社,每个景区进行5分钟介绍。她就决心好好讲,要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候也没有PPT,每个景区有一个易拉宝。高云就对着那张图片,从周村的历史文化、重要人物、大街建筑、景区特点等各个方面讲解,一气讲了15分钟,最后建议大家到周村亲自看看。没想到下面听的人觉得不过瘾,还让她继续讲。她又讲了20多分钟,大家也记住了周村古商城。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高云回来反思,觉得是以前宣传定位上出现了偏差。刚开始他们是想先把淄博地区打开,然后慢慢向济南、青岛等地延伸,先省内再往省外推广。不过她发现,当地人对本地景点并不感兴趣,自己家门口的大街已经司空见惯,尽管他们想尽了办法,效果并不好。通过这次推介会,她一下豁然开朗,觉得应该从外往里打。从天津回来,她就向尚志胜提出建议,搞一个推介规划,先定个500公里宣传圈,再定个1000公里宣传圈,然后定个2000公里宣传圈,这样慢慢向外扩散。当时尚志胜的思路更开阔,考虑得更多,高云一提这个事,他马上就在天津、青岛等地设了七八个办事处,一下就扩到1000公里以外了。设上这几个点后,基本上全国各地的旅行社都往古商城发团,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过了几天,天津的旅行社都过来踩线,他们发团来这边太轻松了,而且从这里再去青岛正好顺路。

策划活动

为了能够打响周村古商城的名号,他们想了很多方法,拍摄高层次、高质量的纪录片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拍的几部纪录片都很有分量,影响很大。

其中一部是在中央电视台播过5集的《民间寻宝记——走进周村》节目。2007年,中央电视台编导方舒华想做一期走进淄博的节目,尚志胜知道后就想把这个节目放到周村做。结果与节目组一见面,方主编就说,这个栏目从来没有走进过区县,基本上是在省会城市做,至于普通地级城市都很少,想走进区县更是不可能的。尚志胜就邀请他去看看景区再做决定。他让高云陪着方舒华一行从大街北门出发参观古商城,为他们讲解周村地方史、收藏史。才走到瑞蚨祥,没想到方舒华就做出决定,这次直接走进周村。这期节目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连续播了5天,一集25-30分钟。节目播出不久,全国各地过来淘宝的人络绎不绝,对周村古玩市场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古商城宣传策划,大家一开始都不懂怎么做,请新闻媒体需要花钱,尚志胜就采取每月搞活动的形式,让记者来这里找素材、做宣传。周村曾有元宵节挂灯“上不入天下不入地”的民俗。2006年,古商城按照过去传统模式恢复了灯展,大街顶上用丝绸罩起来,地下的鞭炮皮不扫,中间挂灯,节味浓郁,场面宏大,吸引了省内外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

后来又举办“老外过大年”活动。过节的时候请老外到大街来包水饺、贴对联,按照传统习俗过大年,许多记者也跟着来了,周村古商城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此外,还开展了民俗体验活动。2003年,尚志胜主动找周村烧饼厂,提出在大街上建个场所,现场做烧饼,直到2004年周村开埠100周年,这个场所才初具特色,后面建成了周村烧饼博物馆。

古商城还拍了许多微电影,最成功的是《江南style》,点击量几百万。后来又拍了《小苹果》等二三十部微电影。中国网络协会在这里挂“中国首家微电影基地”的牌子,揭牌时吸引了100多家媒体,全国的知名网站都做了报道。过了几天,外界都打电话来问“你们这边拍微电影吗?我们想来拍……”从此周村古商城的名声就更响了。

2013年,还举办了“中国十大古镇联盟”活动,办了一个古镇开发保护论坛,把周庄、乌镇、丽江等全国知名古城旅游负责人都约来周村参加活动,《中国旅游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收入渐涨

周村古商城旅游逐步发展,当时主要靠门票收入。2003年票号展览馆、魁星阁建起来,一年门票收入只有5000元,尚志胜他们却很高兴,因为终于见到回头钱了。到了2004年开埠100周年,收入涨到5万元,2005年就到了18万,到2013年、2014年的时候就达到上千万了。

叙述人:尚志胜高云

采访时间:2018年10月

现场采访:仇勃张欣明

图片提供:马海燕梁秀兰

新闻推荐

傅明先走访慰问 老党员和英模代表

本报济宁讯(记者宋仪凯孙逊)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近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到任城区和曲阜市走访慰问新...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古商城开发:留住百年商埠历史)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