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在漫天飞雪中靠岸登上陆地□赵岩刘飞李军张思凯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一首妇孺皆知的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让微山湖闻名遐迩,也让人们记住了那些在残酷战争环境里仍然乐观自信的游击队员。
如今在微山湖的深处,也有一支在弹奏“土琵琶”的队伍——国网微山县供电公司高楼供电所,他们传承乐观、自信、创新的“土琵琶”红色基因,凭借“扛就扛红旗、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顽强作风,克服特殊的地域环境给电网建设和抢修服务等工作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守护着万家灯火,被湖区渔民誉为“永不停电的灯塔”。
船到哪电到哪
湖区架线不畏难
微山湖水域辽阔,面积占微山县的三分之二,全县大部分输电线路都架在沼泽地或湖面上。高楼供电所地处微山湖西部,负责高楼乡8800余户渔民的供用电服务,其中湖区渔民5800户,他们大多以船屋为家,长年分散居住在湖上。为了让这些渔民用上电,高楼供电所坚持“船到哪里,电就架到哪里”,不让每一户渔民因为用电而忧愁。
“在湖区架设线路,施工难度要比平原地区大得多。”高楼供电所所长赵志刚介绍,高楼供电所辖区内有2条10千伏线路横穿水面,630多基电杆立在湖水中,为材料运输、电杆组立和导线展放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沼泽地,大型机械进不去,高楼供电所组织党员突击队把电杆装在船上,靠人力拉船运送到现场。人进入沼泽地后,淤泥立即淹没到膝盖,每走一步都很费力。一天下来,队员的双腿会肿胀酸痛,走路都很困难。夏天,湖区芦苇杂草多,蚊虫也多,队员们被草割伤、被虫叮咬是常事;冬天,湖区风大气温低,在户外时间长了,耳朵会冻伤,手也会冻裂。针对沼泽地立杆、施工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突击队发明了螺旋定锚固定立杆法。
“以前在沼泽地立杆,要在湖水中打堰、抽水、挖坑,这种方法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塌陷,有时一天也挖不了一个坑,费时费力。”高楼供电所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徐保庆说。队员们经过多次实践,发明了螺旋定锚固定立杆法,降低了湖水中立杆的难度,整个流程只需半个小时便能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队员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电网建设任务,做到了“船到哪里,电通到哪里”。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中,高楼供电所新建配变136台,架设低压线路186.23千米,解决了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为湖区渔民用电提供了坚强保障。
“金点子”接地气
特色服务渔民赞
“实在太感谢了,这大晚上的,这么冷的天,还要你们开船来一趟。空调能用了,我父亲也能睡个安稳觉了。”1月15日晚,高楼乡渭河村渔民金秀芹一开空调就跳闸,打电话给高楼供电所报修,值班的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张贝贝、李厚军和刘传立即开着快艇赶去抢修。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拐了20多个河道,才到达金秀芹的渔船上,排除了用电故障。看着空调正常运行起来了,金秀芹紧握着张贝贝的手感激地说。
路行千里好,隔水一步难。特殊的地理环境,让高楼供电所在处理日常巡线、检修、抢修等工作时,必须开船才能到达现场。为此,所里专门配备了2艘快艇用于抢修,4条铁皮船用于巡视。渔民通常早出晚归,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也跟着天不亮就驾船出发,再披星戴月返回供电所。有时,前往湖区深处检修,一去就得三四天,铁皮船就成了队员们的家。
“夏天航行在湖上,虽然又晒又热,但行驶起来比较畅通。到了寒冬,湖水结了冰,驾驶船就很困难了。”徐保庆说。有一年春节前夕,天气特别冷,湖水结了厚厚的冰,徐保庆和队员张贺去湖区抢修,机动船边破冰边前行,到了破不了的地方,两人只好下船步行。抢修时,两人先吃几口辣椒暖身,然后砸开冰,穿上皮衩,跳进水里施工。冻得实在受不住了,他们就上船用棉被捂一会儿,再接着作业。
前些年,受环境制约,加上供电服务半径长、人员少,服务时限有时无法达到规定要求。近几年,党员服务队创新推出上门服务、一船式服务、吆喝服务、代捎服务、微信服务等特色服务“金点子”,大大提高了效率。
湖区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为保障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用电安全,高楼供电所实行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检查、维修用电设备。在湖区巡检时,队员们背着维修工具、带着小喇叭,边走边“吆喝”,招揽“生意”,有时一天能接活30多件:为渔民检修室内线、进户线及用电装置,为村民更换开关、灯泡……湖区内有几个村四面环水,进出都靠船,服务队前去走访时,许多渔民会搭乘顺风船。一来二去大家熟悉了,渔民们会拜托队员去远离湖区的集市捎带些日用品。2018年,高楼供电所建立客户微信群,村民遇到用电问题,只需在微信群里说一声,服务队队员就会在网上“接单”,提供精准服务。
“这样的服务俺喜欢,让我们少跑了很多路。”高楼乡前沿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兆联称赞说。特色服务模式赢得了客户赞誉,也增进了与客户的感情交流。湖区群众对电力设施保护、反窃电举报等活动的开展有很高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传承红色基因
先锋先行作表率
“你们克服水上交通不便、服务环境艰苦等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为湖区渔民做好服务,体现了供电员工的责任和担当,希望大家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始终发扬好‘土琵琶’精神,更好地做好供电服务!”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蒋斌2018年到高楼供电所督导调研工作时,曾动情地说。
高楼供电所现有员工18名,其中党员占一半。为了当好地方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连心桥,高楼供电所组建成立了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微山)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高楼供电所分队,依托微山县供电公司湖上电网先锋之家、高楼供电所党性教育中心(山东省理论宣教基地),定期组织服务队队员开展党性教育、集中宣讲活动。通过常态化举办微山岛红色教育基地轮训、岗位技能大赛,持续提高服务队员政治素质、专业水平。通过参加“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专项行动,参与评选表彰“十佳”分队、“十佳”队员等,辐射带动全体队员争当先锋模范。
今年58岁的刘巨海是服务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有着40年的党龄。他扎根微山湖最深处,30多年如一日撑着铁皮船走遍了高楼供电所每一户渔民,被评为“山东好人”。在他的带动下,徒弟徐保庆敬业奉献,一年之中350天都在所里度过,连续12个除夕主动要求坚守岗位,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都奉献给了电网和湖区渔民,荣获“济宁好人之星”、济宁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这些薪火相传、接力奉献的故事,就像湖区的荷花一样绵延千里、生生不息。
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对电力事业的忠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处处彰显先锋先行作表率本色。2018年以来,服务队围绕政治服务、抢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增值服务常态化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建立“片区—台区”两级服务网络,通过党员服务队包区、队员包点的方式,构建“一个党员结对一个网格服务一片客户”的网格化服务模式。养殖业是湖区的重要产业,服务队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难”活动,针对湖区养殖户,建立湖上服务地图,为养殖户提供专业化用电指导和设备安全检查服务。
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还积极开展“善小”活动,建立了湖上彩虹党员便民服务站,定点联系湖区学校、医务室,长期帮扶残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以高楼供电所为主体的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微山)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新闻推荐
1月8日一大早,马庄村村委会门前便聚集了很多村民,距上次的村务公开日有半年了,大家都赶来听听村里的工作汇报,也参与参与村里...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