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说到十字绣好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用3年时间绣一幅《清明上河图》确实不易。近日,敦煌市民蒲彩霞用了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刺绣版的《清明上河图》。
蒲彩霞是敦煌市一家理发店的个体老板,她很喜欢做针线活儿。见到记者来访,她赶忙拿出这幅历时3年时间完成的十字绣作品让记者一睹为快。“这是抬轿子的,马车,这是个竹筏,上面有船帆,吊的灯,这是做游戏的,老鹰抓小鸡。”一提起她的作品来蒲彩霞就说个不停。蒲彩霞怎么会想到用十字绣这种方式来创作《清明上河图》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甘肃东部出生的蒲彩霞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刺绣,成家以后,除了经营生意和料理家务外,蒲彩霞就选择绣十字绣来打发时间。但随着技术手法的日渐娴熟,蒲彩霞渐渐地不满足于绣这些内容简单的作品了。2010年,看到《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电视节目后,蒲彩霞有了新的目标。她很快就买来了材料和图纸,准备开始创作。在她看来,十字绣是对一个人耐心与恒心的考验,选择《清明上河图》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整个画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如此丰富、繁多的景物,对于一个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的妇女来说可是一项大工程。对十字绣情有独钟的蒲彩霞并没有被这项大工程吓住,反而更加享受十字绣的创作过程。
“绣成功之后,我就在家里面展开给家人看,丈夫女儿都特别喜欢。尤其是我女儿,看后对我的这份恒心表示肯定,说要一定好好学习。”蒲彩霞说。
这幅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让蒲彩霞对穿针引线的爱好更加执著了。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她打算要绣一幅22米长的十字绣,挑战另一个高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7日,由敦煌市委、市政府主办,由阳关博物馆等共同承办的“朝圣敦煌·寻梦阳关”系列文化活动在敦煌书画院开幕。据了解,“朝圣敦煌·寻...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