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一版)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集中培训外出务工党员820多人,为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2400多份,督促460名返乡流动党员“补课”。针对流动党员流动地域、从事行业、岗位特点等实际,积极探索推行跟踪式、联系式、委托式、菜单式、远程式等教育培训方式,先后对182名外出频繁的党员进行了跟踪教育,对247名务工地点固定的流动党员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培训。在网络畅通的劳务基地中,依托山丹党建网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通过组建QQ群和微信交流圈、开设手机微型党课、成立网络党支部等方式,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参加培训,调动了流动党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服务全覆盖他乡即故乡
陈户镇范营村有2000多人,全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自劳务收入,1100多名务工人员每年带回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全村82名党员中有53名党员外出务工创业。村党支部针对流动党员多的实际,建立支委结对、定期联系、思想汇报、返乡补课、民主评议等流动党员工作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定期与联系党员通电话,了解生产生活和思想情况,征求流动党员对村党支部和村级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村上经常主动与流动党员电话沟通联系,每年两次到敦煌、哈密等流动党员较多的劳务基地看望流动党员,及时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难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仁德说。
该县积极探索建档发证“散管”、驻外机构“托管”、健全制度“统管”、转接关系“直管”、双向结合“协管”等多种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加强监督管理,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挂空”和漏管问题。今年8月,该县与敦煌市委、哈密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书》,建立“异地组织、共同参与、双重管理”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模式,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我们与哈密地区社会党工委协商沟通,正式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的目的,就是切实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党员走千里,党支部心连心。”该县组织部部长杨城说。
近年来,该县结合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活动,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和劳务基地党组织开展“温馨驿站”服务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创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医疗卫生、维权援助等帮助,组织开展“比务工技能,看谁创造的效益高;比带动能力,看谁带出的劳务人员多;比爱心奉献,看谁为公益事业做的贡献多”的“三比三看”和创建流动党员责任岗、服务区、示范工地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争当生产能手,争创一流业绩,培育了“丝路硬汉子”“山丹石棉军团”“焉支铁人”“拉萨的哥”等一批劳务品牌,有力推动全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筑巢引游子返乡创业忙
李桥乡上寨村党员张志品长期在青海热水创业,近年来,在山丹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和创业创新战略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在县工业园区新建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加工厂,在李桥乡投资1039.5万元,创建李桥品玉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牛、羊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张志品被推选为李桥乡上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品说,我是一名农民的儿子,虽然在外创业有所成,但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我将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领上寨村党员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敦煌一神秘男子竟然不顾寒冷的天气,独自攀登上50米高的铁塔,在零下7摄氏度的低温下,一天一夜未进食,还能上蹿下跳、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引吭高歌,此神秘男子...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