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蓝艳青 石 星
合山,因煤而生,素有“广西煤都”之称。
百年来源源不断开采,给这座城市带来财富和荣耀,也给这座城市留下创伤和彷徨。转型,迫在眉睫。
去年3月,合山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9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合山转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合山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绿色环保的“非煤产业”纷至沓来;原来传统煤电产业形成的废物被循环开发利用;今年1-9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3.7亿元,比最低谷的2006年增加了4.23亿元,增长44.6%,年均增长达到两位数。
“资源枯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合山市委书记曾广斌说,我们以科学发展理念,促进城市转型,促成合山“凤凰涅槃”,让城市转型的成果最大程度惠泽广大老百姓。
“黑色”·“绿色”
“黑色的煤炭里淌金!”合山老一辈煤炭工人王先国一辈子与煤炭打交道,对黑色的钟爱溢于言表。
然而,“煤都”的盛名之下无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合山亦不例外。疮痍满目,是黑色的煤给城市留下的印记:千疮百孔的矿区,地下废弃矿井纵横交错,地上煤矸石堆星罗棋布,地表塌陷导致许多房屋开裂,摇摇欲坠……
“合山生态不能再因煤而痛!”合山市市长韦佑江说,煤炭资源枯竭,合山正好以此为契机发展非煤绿色产业。
除了煤炭,合山还有丰富的石灰石,其碳酸钙含量大于90%的石灰石分布有近万亩,这些都是生产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这一资源也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曾有一名热心的客商把少量合山生产的碳酸钙推荐给日本一家化工企业,该企业老板试用后啧啧称赞:合山的碳酸钙是他所用过的质量最好、最理想的原料。
合山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绿色环保”为标准招商引资,在甄别多个项目后,最终选择了投资1.2亿元、年产30万吨轻质(纳米)碳酸钙的广西东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生产工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公司副总吴开全介绍说,项目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回收,基本达到了零污染零排放指标,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目前,又有一家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企业正式入园,投资1.2亿元,即将开工建设;另一家投资3亿元、年产60万吨的企业正在办理入驻手续。预计两年后,合山市(纳米)碳酸钙总产量将达到12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碳酸钙之都”。
“越是高科技、绿色环保项目,我们越是提供优厚条件引进。”该市招商局领导给记者讲述了一段故事。去年,合山市领导到广东招商引资过程中,得知一家科技型企业的一个高科技项目需要中试基地,但一直没能如愿。当了解到这一项目是用造纸厂废水提炼木质素作为橡胶添加剂,是绿色环保的高科技项目。合山市领导立刻答应免费为其提供中试基地,条件只有一个——中试成功后落户合山。(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今年上半年,这个项目已经中试成功,现正在筹备投产。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已有3个非煤绿色产业进驻合山。
“废物”·“宝贝”
废弃矿山一座连着一座,刺痛着合山人。资源枯竭,支柱产业衰败,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合山亟需可持续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走出一条转型之路!
路在何方?合山人又将目光投向了矿山——将废弃矿山变废为宝。
今年6月,矿山公园项目申报已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广西首个国家矿山公园即将诞生。
据合山市国土局有关人员介绍,合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正在做前期规划工作,按照规划,合山矿山公园总投资约1.2亿元,总面积18.3平方公里,以邻近市区和红水河边矿业遗址保存完好的里兰矿区为主体,分矿业人文景观区、采矿遗址探险区、采矿遗址景观及综合服务区、矿山治理示范区、少数民族风情区、奇石文化展示区等主题景区。
“申园之前,我们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充分论证。”曾广斌告诉记者,合山矿山公园内矿业遗迹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历史文化价值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旅游观光价值。
在紧临矿山公园选址的红水河边,原来的一些废弃小矿井和散乱堆放的煤矸石已荡然无存,一条造型优美的长堤沿江筑起,合山奇石文化村正在建设中,一座占地270多亩,有特色、上档次的水边新城将拔地而起,并与发电公司工业园、红水河金色港湾一起,构成合山市一道亮丽的滨江城市风景线。
在城市转型的实践中,合山将“变废为宝”演绎得淋漓尽致。
废弃矿井边随意堆放的废渣——煤矸石,也将变成宝贝。据悉,利用煤矸石发电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一旦项目落户,这些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的废弃物,将被有效利用起来,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合山电厂排出的干灰也成了抢手的宝贝,一个年产60万吨的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
“终点”·“起点”
有人说,煤是合山的终点。
被自治区列为A类工业园区的合山产业转型工业园区,用一年来的建设成就,颠覆了这一悖论。
经过两年努力,合山市搭建的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征收和平整1300亩,完成路网建设5公里,完成供电线路6公里、给排水管5公里,园区内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将于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也逐项完工,如投资9000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建成调试运行,贡模220千伏安变电站等项目已经完工。
来自该市招商局的数据显示:入驻园区的企业已达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引进项目22项,项目合同总投资150.54亿元,已竣工项目5个,粉煤灰深加工、石材加工、木质素生产以及机电、铁合金生产等多个项目新开工,合同总投资2.63亿元。凭借工业园区这一平台,依据合山拥有11种高品质的石材资源,今年该市从广东新引进了3家上规模的石材加工企业,倾力打造“桂中地区优质石材生产加工基地”。
近期,工业园区将迎来新的客人——合山与广西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双方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广西大学将“黄豆提炼淀粉酶”等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放在合山做中试。据悉,这5个项目不但市场前景广阔,还将极大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淀粉酶项目,一旦中试成功及投产后,黄豆价值将翻5番,产业价值更惊人,是当地农民群众的一大福音。
合山人看到了新希望。一直住在棚户区的下岗矿工陈先华,告别居住多年的棚户区,住进了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环境优美的新小区。同期搬新居的有1232名棚户区居民。据悉,合山市从今年开始,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2.8亿元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煤矿棚户区改造34万平方米。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黎攀)因近日连降大雨,7月2日12时30分许,合山煤业公司八矿樟村井发生一起井下事故,当时在井下的22名工人遇险。事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
合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