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瑞福
站在“十一五”的历史节点上回望贵港,真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
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20.3%,年均增长14.3%;
财政收入完成40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6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14.7%,年均增长25.7%,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 122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4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06%,年均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5215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3.7%,年均增长14%。
……
五年风雨兼程,贵港人民激情走来;五年克难攻坚,贵港人民奋勇拼搏;五年智慧汗水,贵港人民收获满怀。在“十一五”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中,贵港经济社会发展奏响了最华美的乐章!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贵港市成功引进和开工建设了华润(平南)水泥、华润(贵港)水泥、华电、台泥、爱凯尔、金源酒精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初步形成了建材、金属冶炼、电力、化工、糖纸五大产业基地,建材、电力、金属冶炼、化工、糖纸、机械制造、林产、电子、农产品加工、饲料十大骨干产业,大大加快了贵港市工业化发展进程。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 家。特别是依托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水泥建材业,水泥年产能超过2500万吨,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建材基地。同时,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全市重点推进的15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已入园企业380多家。预计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207.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63.69%,年均增长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5.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36.06%,年均增长27.4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05%。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8.3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86.2%,年均增长13.24%。港口运输连创新高,预计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700万吨,五年累计达到15375万吨,比“十五”时期增长139.3%,年均增长27.8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0000标准箱,贵港港成功跻身于全国十大内河港口。随着北京华联、南宁百货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进驻贵港,贵港作为桂东南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逐步显现。全市接待游客总数、旅游收入分别以年均15.73%和30.84%的速度增长,逐步形成了桂东南特色旅游产业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10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3.67亿元,年均增长18.28%,国内流通贸易整体实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来,贵港市累计完成投资1221亿元,年均增长25.7%,是“十五”时期的4.3倍多。全市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766个,是“十五”时期的近2倍,完成投产项目403个,完成投资755.65亿元。华润(平南)三期、史丹利复合肥项目一期、清隆机械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竣工,南广高速铁路和梧州至贵港、桂平(石龙)至来宾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平南白沙核电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投资65.4亿元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五”时期的1.69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32公里,比“十五”期末增长54.4%,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投资18.9亿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完成防洪堤建设7.38公里、水库除险加固43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3项、农村饮水工程387项。
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贵港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力争三年实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决定》,采取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预计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15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3.7%,年均增长14%。
贵港市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目前,全市已形成优质谷、蔬菜、蚕桑、水果、中药材、食用菌、木薯、茶叶八大特色种植基地,以及黄沙鳖、生鱼、朗德鹅、三黄鸡、白鸽、肉兔、肉用牛和野猪八大特色养殖基地;全市有6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已建立蔬菜、食用菌、蚕桑、粮食、水果、茶叶等16个自治区级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达80万亩;全市通过省级以上认定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面积达233.5万亩,5个企业分别通过了水稻、茶叶、竹汁饮料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15.3万亩,2个企业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桂平金田淮山、桂平西山茶和平南石硖龙眼分别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9个,带动农户51万户,联结生产基地82.5万亩。预计2010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47.7万吨,比“十五”期末增加6.9万吨,连续五年保持增产。优质稻、蔬菜等优势作物产值达58.1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43.8%,优势产业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78%。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08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2.64%,年均增长5.81%。
2006年以来,贵港市获得自治区新兴优势产业优质粮一等奖、中药材一等奖、食用菌三等奖。全市产业化经营发展加快,到2010年10月底,(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