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陆 敏 莫 静 本报实习生 莫远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公务员,其职责就是谋求“善政”。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认为,领导干部行“善政”的基本前提是用好“利器”——学好用好文件政策。
今年年初,来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文件强素质增效率促发展”活动,此举正是为了用好“利器”谋“善政”——提升干部素质,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自上而下的“头脑风暴”
去年12月,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城镇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在此之前,国家亦出台了《关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诸多利于广西发展的文件政策。
“优惠政策,如果不用好等于没有,用好了则能促进经济发展。”张秀隆感慨,桂中治旱工程,早在几年前就申报,但因其投入大经济效益低,一直未能获批。后来,灵活运用国家针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将着眼点放在200多万农民受惠和保证粮食安全的角度去包装项目,最终获得39亿元投资,造福了桂中旱片广大农民群众。
为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运用好上级的文件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宾市自今年1月初开始,创造性开展了“学文件、强素质、增效率、促发展”活动,市委书记张秀隆、市长杨和荣亲自策划部署动员,成立专门机构在全市所有干部中开展学习活动,并纳入绩效考评。
上千份国家和自治区文件政策,汇编、精选成《文件汇编》和《政策精选》7000多套,免费发放给全市各级干部。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每周一讲”、“每周一会”、“每周一谈”、“每周一班”等学习活动。据统计,共有52个单位邀请了85名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前来辅导和培训,举办了“来宾市民营经济发展”等4个专题研讨会等学习活动。一些单位还创造性地结合自身业务实际,编印与其相关的文件政策小册子,并定期召开座谈会,由业务骨干“领学”。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一时间,一场自上而下的“头脑风暴”在来宾数千名干部中上演。目的明确:促使干部政策水平、服务能力提升。
备受赞叹的“为政理念”
通过5个多月的学习,学出了一片赞叹声。
“以前,需要20个工作日的审批程序,现在3天就办好了。”在来宾从事房地产投资的老板邓亚保一提到这项学习活动就赞叹有加。
今年年初,来宾市住建委在深入学习相关文件政策的基础上,挖掘出了提速空间——对审批窗口的“三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办理程序,按照有关法规再次精简。其中,工程许可证由原来的9项减至8项,施工许可证由原来的41项减至20项;规划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0日缩减至5日以内(法定为60日)。
学文件学出的高效率得到了广泛好评。今年1-4月,该窗口实现了零积压、零差错和零投诉,被评为来宾市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
“如果不是政府主动对接,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主还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政策呢。”从事地产开发的民营投资商黎总对来宾市的学习活动竖起了大拇指。今年年初,来宾市委统战部通过深入学习文件,并结合联系企业家广泛的特点,专门召集民营企业家座谈,深入讲解《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还举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将来宾适合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详细解读给企业家们听。同时,主动对接协调有意向的投资项目,共帮助10多家民营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意向,融资1.6亿元,协助策划找上引资项目300多个。
赞叹声不止来自服务对象和投资商,还来自广大干部。
“‘5+2’、\‘白加黑’地干,还要抽时间学文件,太折腾人了!”学习活动开始时,不少干部有抵触情绪。然而,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抵触情绪变为主动参与。
“以前文件政策了解不透彻,时常犯错,服务对象不满意,容易发生不愉快,工作时常有挫败感。”来宾市政务服务中心某窗口工作人员吴友凤如此描述以前的工作状态。
通过学习活动,吴友凤的挫败感变为成就感:“对文件政策了解更深刻了,错少犯了,解释到位了,每天面对的笑脸越来越多,感觉工作更有乐趣。”
来自各界的赞叹源于实效。4月中旬和5月初,前来调研的自治区主席马飚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均对这一做法及其成效表示赞赏。
影响深远的“学习成效”
5个多月来,该市各级干部分门别类地学习文件政策,个人提升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部门提升政策对接运用能力,学出一串串好成绩——
因为加大了文件政策研究力度,该市重点研究自治区近期出台的有关加快发展城镇化、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几十个文件。十个政策研究对接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等文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1-5月,该市财政收入19.52亿元,同比增长30.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均居全区前列。
通过深入研究文件政策,积极主动对接政策,该市努力将文件中的优惠条件和政策转化为争取资金和项目的优势。截至5月底,该市共争取列入中央投资项目121项,上级补助3.2亿元,比2010年增加5000多万元,共争取到3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完成53个项目申报自治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共备案、核准项目245个,总投资238.6亿元。
“资金项目的增多固然可喜,但更可喜的是,全市各级干部形成了学习的氛围,提升了素质。”在市长杨和荣看来,干部素质的提升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其影响更为深远。
作为政府各部门的服务窗口——来宾市政务服务中心,是广大干部服务能力和素质的集中体现。今年,在企业和群众参与的满意度测评活动中,该中心各窗口获得的满意度均达100%。该中心副主任丘兆文介绍说,今年年初在学习活动中,为解决项目审批提速这一“老大难”问题,该中心主动前移服务关口,积极开展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快速办结联合审批活动,有效加快了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的进程,各窗口充分研究相关政策,挖掘提速空间,如打造快速办理工商执照、代码证等各种印章的“一日审批链”。
张秀隆表示,目前学习活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已形成重视研究文件、努力用好政策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加强督促指导,建立完善活动档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等学文件用政策的长效机制,确保活动深入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记者/唐广生)我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领跑全国,2010年底,主要金属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达到60%以上,主要非金属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达到64%以上,煤矿平均回采率达到80%。在2010年度财政部...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