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莫益路)“卖农产品一年到头得两次钱,是以前的‘老皇历\’如今‘新日历\’是月月有收入。”7月6日,正在给来宾市兴宾区一家企业打工的良江镇罗村老韦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打工,看家挣钱两不误。
“和老韦一样,兴宾区新增在家当‘月薪族\’的农民有约5万人。”该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领导介绍,今年项目建设提供的新岗位促进当地4万多名农民就近进城务工,和新兴特色农业的从业人员一起,共有约5万名农民月月有收入。收入渠道的拓宽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预计该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843元,同比增长20.6%。
近期,记者每天清晨在进出来宾城区的大道上观察,总能见到成群结队的农村男女骑着摩托车进城“淘金”。该区就业服务中心领导介绍,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镇就业的有4万多人,从事建筑方面的从业人员达两万人。此外,今年该区实施桂中农村土地整治72个重大项目和每年有1万户农民建筑新房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创造了就业岗位。
众多岗位源于该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建市10周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等项目。兴宾区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开工建设项目达400个以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2亿元,同比增长20.2%。此外,以来宾市和兴宾区标准厂房为中心的工业园区内100多家企业和宾馆、餐饮、超市等第三产业共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使1万多名农民就地就业。
该区农民实现月月领工资的另一个渠道是桑蚕、花卉等产业的崛起。比如,桥巩乡文武白塔村70户农民连片种植400多亩桑树养蚕,今年3月至6月,共出栏6批蚕茧,蚕农亦月月有收入。凤凰镇长福村5位农民规模种植花卉,现在每天产万朵非洲菊花,天天卖花有收入,全部“订单”销往广州、南宁等地。据初步统计,该区从事桑蚕、花卉、食用菌等月月有收入、甚至天天能赚钱的新兴产业人员约5000人左右。
新闻推荐
蒙治兵韦书强何文凤谢璧璟蔗地变工厂,小路变马路,瓦房变高楼……8年来,来宾华侨投资区由小变大,成为来宾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实施“西进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桥头堡”。...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