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过去外地人说起柳州,首先就会提到柳州出产的棺材,“死在柳州”是根植于许多外地人脑子里的第一印象。实际上,柳州不仅出产上等的棺材,还有着一套自成特色的丧葬礼俗文化,展示着柳州人的生活逻辑和价值美学。
柳州是移民城市,市民的性格、语言、生活习俗都带有浓烈的融合痕迹,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汇聚包容,形成多元主义的态势。湖广、云贵,以及本地少数民族的礼仪特点,都曾影响过柳州人的风俗观念和价值尺度。当然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传统儒家文化孝敬父母亲长的精神原则。《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柳州的棺材文化,其实就是这一价值核心的外在体现——柳州人认为,人生的美满归宿是得享天年,寿终之时,又能有一副上好的棺材作为寿房入土。故在过去,柳州许多有老人的家庭,在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后,会事先备好一口棺材,以示对老人的奉养和死后的殡葬,都会尽心尽力,让家中的老人安心。
这种事先准备的棺材,会用两条长板凳架放在空处,涂刷一层黑漆防腐防蠹,讲究的人家,还会在棺材上面绑一根红布条或贴一张红纸,名为“挂红”,表示不妨老人的寿。一些家庭还会挑一块地,预先建好坟墓。这种名为“阳坟”的墓,除了没有埋葬棺木和死者,外观与普通坟墓并无二致,甚至还可以先立起墓碑,只是墓碑上的字须用红漆,等到真正下葬死者以后,才将墓碑上的红字替换为黑字。
根据堪舆界的解释,“阳坟”能够消灾解厄、逢凶化吉,家里若是有人久病不愈,或是有怪病缠身,甚至生意不兴旺、缺少子嗣等情况,都可以建造“阳坟”冲喜。日后办丧事,家属若是认为风水不好,也可以废弃“阳坟”不用,改葬到其它的地方。不过,这一套繁琐礼仪需要有相当财力的家庭,方能负担得起,故只有官宦缙绅之类的大户人家,才会奉行。
清代对官员和庶民的丧礼有着不同的明确规定,若有人违制僭礼,就会受到处罚。到了民国,北洋政府废除了清代的丧礼制度,并编写了一个新的丧葬仪节,向全民倡导。除了简化一些传统的仪节程序,改以新的方式作为变通,还揉入了一些西式的礼仪。如吊丧的来宾臂戴黑纱,吊仪上有挽联、挽幛、鲜花、香火,以及花圈和讣文。可以说,柳州近代的丧葬礼仪,也基本上是在这个规格框架内,只是在细节方面,另有特色。
过去在柳州,有专门代人备置殡葬仪式等琐碎事宜的店铺,凡不懂丧葬规矩的人家,可以请专业人士来代为安排,或请熟谙仪礼的亲友帮忙主持,以免失仪。但是,办丧事的人家,到亲友家里报讯,只能在门外通报噩耗,而且在此后的一个月内,也不能上他人家里做客,否则就属于冲犯,是要遭人骂的。
以前的过世者,多是在家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家属会为死者净身,换上寿衣,停灵一夜,让亲友邻居凭吊。寿衣须为素色,忌用鲜彩,否则会被视为主凶,有妨家属后人。死者须正对着大门口,头朝里、脚朝外,灵床上的帐子、帷幔也都要拆除掉。这一习俗也被延伸到了平日的生活中,市井间,若有人睡觉时头里脚外,正对着大门口,也会被视为不吉。民间习俗还认为,棺木就是死者的房子,有灯则明,无灯则暗,所以要置一盏长明灯于灵床下面,为死者往另一个世界照明。家属还须准备好一批硬币,用红纸包好,名为“谷子”,前来凭吊的客人不分老幼,都赠一枚,除了表示感谢,亦有赐福消灾之意。
到了预定的时辰,家属将死者装入棺木,除了毯子衣物之外,棺底还会放几枚钱币。过去多是放银元或铜元,有人还会往棺木里撒一把米、一把花生,以喻死者衣食用度丰足。出殡时,会有一辆车作为先导在前面放鞭炮,沿路撒纸钱,以接引死者的魂魄,让其日后认得回家的路。到了安葬地点,往掘好的洞穴放下棺木,再用所挖的泥土覆盖,葬礼结束后,家属还会往前来送葬的亲友人群中抛撒“谷子”,让亲友争抢,作为一种赐福的仪式。送葬完的亲友回到家,则会用柚子叶烧水洗手沐浴,以消灾咎。
死者“出山”之后,葬礼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家属须准备宴席款待前来凭吊的亲友宾客。过去的白事宴多是在家里操办,家属会用防雨的篷布搭好一个宴席中心,然后根据宾客的数量多寡,向左右邻居借地方,把酒席摆到邻居的家中。前来赴宴的客人会备上一份奠仪,用白纸包好,上写送礼人的姓名,金额随意,但必须是单数。过去一些有实力的人家,还会邀请戏班子前来唱戏,为宴席助兴,同时也以孝子的身份向亲友展示,自己是为老人风光操办了后事,为自我矜夸的一种方式。
另外,柳州有一部分人家是奉行二次葬的做法,死者安葬数年以后,家属会再发冢把遗骸残骨捡出,盛放到一个瓦坛内,另再埋葬,称之为“拣金”。柳州城郊多山,而且多是有植被的山,被堪舆家称为“明山”,认为是有好风水的葬地。故在过去,柳州的山上多见二次葬的“金坛”,也是柳州人对于先人敬畏的一种另类质朴表达。但不管是哪一种殡葬方式,其起点与终点都是同一的,即在经过了一场沉痛的悼念之后,其他人要再昂起头继续面对生活。柳州人也正是以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努力寻求对于未来生活的确定性把握。
新闻推荐
患者住院被告知 报销名额已用完来宾新农合报销限额支付,医院压力大
今报记者黄必成新农合参保人员在医院住院可直接报销医疗费,本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的便民举措。可最近,来宾市兴宾区患者到定点医院住院时,却被告知...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