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彬彬 罗 侠 本报通讯员 石 星 韦丽君
9月4日晚,来宾市区通往来华农场13队的路灯在黑夜里亮了起来,这个困扰当地群众近两年的“光明工程”终于在中秋万家团圆前点亮“民心之灯”。
早上7时出门,不到办公室喝茶看报,而是直奔农场工区、项目工地,问民生、解难题;不是在办公室批阅文件,而是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现场推动工作;不再考核是否准点上下班,而是考核实地解决问题的效率……这是近段时间来华投资区领导干部每天必做的“功课”。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认真查摆问题,立行立改向官僚主义‘开刀\’,将领导干部‘赶出\’办公室,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困、保民生。”来华投资区党委书记吴立告诉记者,今年4月起,该区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经验在一线总结”,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来华投资区通过建立《一线工作台账》《民情日记》作为“六个一线工作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工作台账必填的项目有:一线工作的时间、地点、带队领导、为企业群众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进度、方式方法以及见证人等详细记录,问题不解决不“销账”,不留“半拉子”工程。
来宾市八百里农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头雪花肉牛屠宰加工农业产业化项目是该区年初引进的一个项目。8月份,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的760头种牛已入驻牛场。公司总经理赵有宣说:“一线工作台账效果好,事情解决得特别快。”
《民情日记》则记录着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政府的答复、承诺,做到“知民难”而后“解民忧”,有效地杜绝了碰到问题“踢皮球”、遇到难事“推担子”、不给好处“绕圈子”、有了利益“设卡子”的现象。
近日,来华投资区工作队到来华农场三工区,了解到一些群众还没有办理养老保险时,立即与社保部门联系,当月就解决489人的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办得这么快,多亏了工作队的贴心工作。”居民韦华说。据统计,目前该区共为群众解决难题150多件,解决信访问题16件。
优化环境谋发展,梧桐香榭引凤来。截至8月底,该区已有20个企业开竣工和签约入驻,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3亿元,同比增长74.8%,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交出了一份“逆袭”的亮丽答卷。
新闻推荐
唐华穗邬裕航运量仅次于长江的西江,流经平南县城及4个乡镇,全长44公里,常年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依托岸线资源的优势,“十二五”期间,平南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以西江...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